国内服装市场的定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参与:冷芸时尚8群群友
时间:2022年6月4日
庄主:猫爷-嘉兴-设计师/定制
▼ 本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
近些年伴随大众消费能力及审美认知的不断提高,对于定制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万物皆可定制越来越变成一种消费认知和习惯。但受疫情影响,定制行业也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客户从哪里拓展?目前行业在做哪些努力?作为以传统工艺为基础的行业未来如何突破?
”
|一|
对定制行业的理解
1.大家对高级定制有哪些认知?
庄主:
定制的最高阶就是“高级定制”了。我们先来谈谈大家对高级定制的认识?
芸友Shane:
国外的一些高定合作的工坊,有很多复杂的工艺:压褶的、法绣的、羽饰的......收费昂贵。
芸友Ellen:
设计师MASHA MA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份接近于高定的工作。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
庄主:
是不是挺多设计师品牌会有定制业务?
芸友Maggie:
我身边有做男装定制的。调性不错,但是生意并不好。
芸友吴建威:
高定在我看来就是量体+试样衣、修版。
芸友Ellen:
我有给明星做过,在刘勇的裕大华1919做的。
(图片来源:芸友Ellen提供)
这是我之前做的陈列。我其实是个外行,只是迫不得已做了高定。上图是刘勇老师设计的1919。
设计师品牌都会出高定,但在我看来MASHA MA不算高定品牌,但他们有高定业务。
庄主:
汉服也做定制的吗?
芸友吴建威:
有的,比较高端的也要上万。普通价位的款式耗时半个月到一个月,贵的会更久。汉服现在挺难做的,因为新店实在太多,都是价格战。
2.你知道国内有哪些品牌正在开拓定制业务?
庄主:
大家知道国内哪些品牌在开拓定制业务么,除了一些设计师品牌之外。
芸友Maggie:
以前有个衣邦人的定制,但最近好像销声匿迹了,以前广告特别多,从去年开始就没见活跃了。他们收到的差评太多,价格可便宜可贵,但面料差,服务套路多,品质不好。
芸友Ellen:
这是我2018年左右关注过的的高定公众号,现在基本没有关注了。以前关注主要为了参考他们的陈列方式,没做了就没有关注。
(图片来源:芸友提供个人关注公众号截图)
芸友Maggie:
高定主要靠高端圈子,但高端圈子都选大牌。所以我觉得新人要做起来有难度。
庄主:
国内一些老牌的男装品牌都在拓展一些定制业务,比如雅戈尔的MAYOR品牌。大家觉得这个趋势代表了什么?
芸友Shane:
男装定制都是指西装、衬衫这类吗?有没有涉及到夹克、高尔夫,马术这些的专门服装呢。
芸友Maggie:
定制目前还是倾向于基本款。男士功能性着装定制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前景,主要指商务场合。
芸友Ellen:
有。高尔夫球衣还是看客群,依靠高尔夫俱乐部会员的会涉及球衣这些,首先要有客群,商务场合居多,小批量的团定。
芸友Shane:
我去年开始倒是有查看一些户外装,比如:滑雪,徒步,露营相关的,这两年这些细分的市场越来越火了。
3.自己及身边朋友是否有消费过高级定制服务?感受如何?
庄主:
大家有体验过服装定制的服务吗?不一定是高定。
芸友吴建威:
没有。
芸友Ellen:
我在2018年有尝试自己做汉服定制,那个时候正兴起,但是因工艺复杂,价格贵,做了一套就放弃了,一套完工需要15天。但我知道成都有一家工厂做汉服很厉害的。
芸友Maggie:
我在想如果去成都做汉服高定,客群会不会更多?
庄主:
目前定制市场好像西服、衬衫、旗袍类比较多。
汉服会不会有些定位差异?我看天猫里汉服也不便宜,还不是定制价。
芸友吴建威:
汉服风格上会有差异吧。一般1000-2000元就可以定制。
芸友Ellen:
山东曹县是中国最大的汉服生产基地,主要是分型制,不算风格。天猫我主要看“钟灵记”,实体我就是看“重回”,他们一套卖500-800元左右。不过我还没入坑,只是之前想做这个生意了解一点点。
芸友Shane:
现在有点名气的衣服都贵了。
庄主:
户外目前是否有定制的服务啊?
芸友Shane:
小批量的会有。一个版估计可以用好几年,套版换面料,设计上进行细节修改。
芸友Ellen:
夏季警察工作服,算不算?我们之前定制过冲锋衣,主要是面料的更换。
庄主:
那属于工装,而且不需要定制,基本是套码。
|二|
疫情下的定制现状
1.疫情对定制的业务影响有哪些?
芸友吴建威:
活动减少了,定制需求明显减少。
芸友Ellen:
商务会议由线下转到线上,也导致定制业务需求降低。
庄主:
其实就是场景需求减少了,相应的市场也会减少。
庄主:
我在疫情期间有一些切身体会。一方面是商务需求减少,导致订单量减少;另外受影响的是因为婚庆行业,他们订单少了我们的订单也会因此降低。
2.目前定制店生存状况如何?
芸友Maggie:
我个人认为定制市场的群体大多是高管,他们的经济能力受疫情影响不大,因此定制业务萎缩与消费力无关,而是需求场合减少的缘故。
另外,我觉得现在对定制的门槛要求更高了。以前开个店挂一些西装版就能说自己是“定制”了,其实都是外包给外面的工厂做的。现在很多都是在本店里制作的,让顾客看得到一针一线的手缝过程。
芸友Ellen:
定制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老板、银行高管、国企领导等等。定制也看档次。上海很多有手艺的老师傅,陕西南路和长乐路那边好多男装西服定制小店,之前我和同事去参观过很多家,留了名片。我之前的同事Rexy就在上海开了刺绣定制工作室,在上海高定圈子有点名气。
芸友Yoyorke:
大家还是要区分下“高级定制”和“团体定制”,我印象中的高定可不是这样的。照这么说,衣邦人、红领这类的企业也算“高定”吗?在我看来他们就是“团体定制”而已。
按我的理解,高定更多的是玩结构,搞设计创新,尽可能独一无二,或者数量尽可能少的,特立独行的款,或者精贵的才能全是“高定”。
那些企业团定量尺寸,套常规版改一改的只能算一般定制。
庄主:
大家心目中的高定是什么样的?
冷芸:
对,最好定义下“高定”。其实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一样。
庄主:
大家应该对高级的前缀有不同的认知和了解。礼服和旗袍比较符合这个特性。
芸友Ellen:
高定有成衣、礼服、旗袍、外套、连衣裙。款式面料做工都很好,MASHA MA之前有给明星定制,一件衣服钉珠,五六人都需要五六天的时间,高定工艺复杂,很多都是手工。
芸友Maggie:
我对高定的定义是纯手工制作,达到多少个工时,量身定制,价格高于设计师产品10倍左右,价格不是虚高,而是服装本身具备价值很高的基础。
芸友Yoyorke:
是的,有的礼服、旗袍基本都专项量体定制,按照客人的喜好,提供可选结构,这类还算小高定。明星走秀礼服那些才是常规认知里的高定。
庄主:
确实需要相匹配的市场,是否以手工程度为衡量标准之一?比如手工刺绣图案,或者是一些机器无法完成的工艺?
芸友Shane:
在杭州就有很多手工绣花的店,但市面上最多的还是机器绣花的。
庄主:
结合大家所探讨的对于高级定制的一些内容,我们可以把定制业务总结为:
最高级别:重手工、重设计的款式定制;
其次是为了出席某些特定场景需要的产品定制,如高端西服等;
还有就是普通定制,类似套码或团体类定制。
|三|
定制店未来发展
有哪些可能性方向?
1.如何突破定制单店的天花板?
庄主:
大家认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突破定制店单店的业绩天花板?
我们设想一个单店场景。店铺业务范围主要包含以下:50%高定私人客户+15%婚礼定制客户+35%团体定制客户。总营业额在500万左右。如果想突破500万这个瓶颈,店主可以做哪些改变?
芸友Shane:
联名,它能带动话题与新的客群。
芸友Ellen:
可以和银行合作,超级VIP礼品,还有VIP积分兑换,异业联盟。
芸友Yoyorke:
500万一个店年营收算相比较高的了,预计也就100来平的定制店?
庄主:
我说的店铺模型是目前定制店普遍的业务规模。权且给大家参考。我用具体案例主要想大家回答问题更有针对性。
所以大家还有什么具体建议呢?
芸友Shane:
和俱乐部、高尔夫、马术项目等合作。
芸友Yoyorke:
异业联盟要有相同档次。一般店铺很难去和银行谈这样的积分兑换活动。但可以和其他社群联动。
芸友Shane:
太商业化的联盟我觉得不大适合,缺少人情在里面。高定圈子里如果没有社交属性 我觉得是不长久的。定件衣服都上万元,一年要花几十万在买衣服上的大佬们,定个衣服的同时谈个上千万的生意不过分吧。
真有钱的人,我估计不大会享受我们现在这种互联网上社交,他们更愿意面对面的拓宽人脉。
芸友Ellen:
高定适合优惠券吗?我觉得不太适合。
庄主:
芸友Shane说的听起来比较像圈子生意、熟人生意。圈子确实比较重要,这种社交属性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体现?它又如何帮助店铺突破天花板呢?
芸友Ellen:
那就是靠社交。我之前的业务拓展主要是依靠朋友关系,国企资源,高尔夫俱乐部形成的顾客链。
2.互联网赋能是否对高定行业适用?有哪些可能性?
庄主:
社群也算是互联网工具的一部分,大家觉得定制行业还有哪些是可以依靠互联网赋能实现突破的地方?
大家对于互联网如何赋能服装业有哪些了解?
芸友吴建威:
更便捷高效了。
芸友Ellen:
发掘相似的客群更方便。
庄主:
比如抖音视频传播是否适合定制?除了营销端的互联网赋能之外还有哪些大家所熟知的呢?
芸友Maggie:
互联网可以起到传播的作用,扩大品牌影响力。
芸友Ellen:
还有公众号小红书,实现相似客群的吸引。
3. 虚拟智能定制是否会成为未来定制趋势之一?
庄主:
以前有出现过类似于魔镜的虚拟展示工具,不知大家有没有印象?
芸友Ellen:
跟3D试衣镜一样吗?我之前高定公司就做3D试衣镜,3D打版。我们买的设备,试穿虽好玩但是效果不好,我们用的是市场上最早的3D试衣镜,技术跟不上,需要一次次的升级。我们集团旗下一家智能制造就是专业研究开发这类产品,有趣但不实际。还有3D量体机,但是转化率不高,这个只是吸引顾客进店,就如3D试衣镜,人脸那一块太难看。3D打版,有差异,3D量体机倒是没什么差异。
庄主:
(图片来源:布百试app软件截图)
我发的这两张图是目前普遍会开发的一种线上定制工具,小程序或APP形式,大家觉得这类定制工具是否可以起到定制赋能的效果呢?目前主流的虚拟设计还是凌迪和柯镂。
大家觉得虚拟智能定制会不会成为未来定制的趋势方向之一呢?
芸友Yoyorke:
很多企业在做3D试衣软件。福建这边原来有一家做这套软件的,后来做不下去破产了。七匹狼,国家纺织面料馆等都是他们的客户,用一块面料导入就能出成衣的应用。
庄主:
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只是一种噱头,但转化率极低?
芸友Shane:
买的人还是要试穿,光看这个效果就买的还是少部分。我觉得虚拟定制会是高端定制的一个前期沟通的方式,后期还是要量体裁衣,试穿等等。只是有这个APP会提高沟通效率。
芸友Maggie:
这个作用不错,可以起到吸引客户的作用。
庄主:
(图片来源:青甲科技公众号文章配图)
刚发的这张图是上海青甲科技开发的全虚拟系统,VR 视角下的展示,疫情里众多品牌都开启线上虚拟时装秀,大家觉得这是否会是服装的一个趋势方向?即通过全虚拟的场景营造给定制客户更直观的视觉感受。
芸友Ellen:
我们当时就放在店铺门口,给别人体验的,我把衣服拍照上传上去,靠这个卖货没有卖出去一件,体验感也不好,产品出于深圳一家公司。我还去培训过,一套很贵。
芸友Maggie:
看来太超前了,用户还没跟上。
芸友Ellen:
2020年我们社群有讨论过这个话题,图片跟我们的差不多。
芸友Shane:
这个每几年都会讨论一下。我记得我们冷芸时尚圈2018年左右也讨论过。目前看来一直没有成为趋势。更多还只是应用于服装3D建模,客户展示,但在2C端还没有成气候。
芸友Ellen:
(图片来源:芸友Ellen提供)
芸友Maggie:
虚拟还是不能完全取代线下主场,只能是融合,不能成为趋势方向。没有现场体验感,不能看到细节,不能触摸。
庄主:
目前虚拟试衣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芸友Ellen:
还是技术开发不到位。我们那台试衣镜,把人脸照得特别丑。裕大华武汉店应该还有。而且这种试衣镜,还要配相应的模特拍摄。
芸友Shane:
服装的本质是实物,要消费者穿在自己身上的。如果是元宇宙的话,我觉得可行。但是线上的虚拟展示让消费者买了线下穿,还没实现这个变现能力,消费者还是要真实去穿的,这个体验是虚拟世界带不来的。
4.未来定制行业还有那些可能性?
庄主:
除了这一类技术手段之外,大家觉得有哪些其他的可能性?虚拟展示、智能智造、虚拟成衣等都目前是出于沟通端,是否有转化率更高的定制行业发展方向或手段呢?
芸友Yoyorke:
发展个人品牌,国内知名的定制人郭培老师给明星定做婚纱、礼服等,起步就是几十万的,而且明星也还要排队。
芸友Ellen:
上海Chic展开启后,再去看看有没有新鲜的技术。
庄主总结
一、对定制行业的理解
服装工艺复杂,大牌的高定工作坊,量体,试样衣修版。
二、疫情下的定制现状
一方面是商务需求减少,导致订单量减少,还有婚庆行业因为疫情出现的的持续低迷。另一方面疫情下实体经济的下滑也确实有大环境因素。
三、定制店未来发展有哪些可能性方向
深入探讨后疫情时代下高级定制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方向的可能性。讨论分歧一是对于高级定制的概念范围的观点不同;分歧二是对于虚拟智能化技术对于高级定制的未来助益是否具备市场认可度的不同。疫情影响下的高定行业更需要具备互联网的拓展思维,以便更好地开展定制业务。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 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冷芸时尚微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