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床:文人社交利器,古代最流行的“沙发”

  • 五代 顾闳中《韩熙夜宴图》局部

千年前这场最著名的宴会,主人韩熙载坐卧在罗汉床上。

文人社交利器,古代最流行的“沙发”

古代家具中的卧具有四种: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后两种只作为卧具,供正式睡眠之用,而前两种还可以小憩,兼有“坐“的功能。

自唐至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以来,通览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频频可见古人以榻或罗汉床为中心待客的场景。

罗汉床可卧可坐,乃文人书斋中不可缺少的家具,约等于现代家居空间中的客厅沙发。

  • 五代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局部

落地屏风前,三张式样不同的榻同时陈设在待客的厅堂上,用以坐卧及置物。

  • 清《清人画弘历是一是二图轴》局部

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曰:“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于斋室,必古雅可爱,又坐卧依凭,无不便适。燕衎之暇,以之展经史,阅书画,陈鼎彝,罗肴核,施枕簟,何施不可。”

厅堂之中,置一罗汉床,宾客对坐品茶、清谈或对奕,和乐融融。

独处之时,闲来无事,则可午睡小憩,舒适安逸,又彰显主人清逸出尘的格调,故王世襄先生说“罗汉床是最理想的卧具”。

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待客的最高礼仪还是在罗汉床或榻上。

“坐”的仪式感,从拥有一张罗汉床开始。

  •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明代客厅

一张罗汉床,承载着多少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啊。

到了厅堂,罗汉床又成了最为尊崇的私享领地,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沙发。

比如明清两代的厅堂,就常以罗汉床为中心,辟出一方小天地,供主人与贵客使用。

罗汉床可休闲也可正经,一张床满足人们多种需求,无怪乎其长盛不衰。

罗汉床是中国古代家具中兼具卧具和坐具两种功能的家具,其最初的来源据说来自于庙堂之上。

方丈或者是主持们白天在罗汉床上打坐,而到了晚上就在上面睡一觉。

有身份的大和尚又被称之为罗汉,因此他们睡得的床也就成为罗汉床了。

罗汉床是大家具,可坐可卧,在合适的功能空间,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罗汉床的作用。

罗汉床摆放也十分讲究,通常是在罗汉床的中间放置一几,两边铺设坐垫,典雅气派,形态庄重。

罗汉床在使用上显得比较随性,或户外,或室内,罗汉床摆放较固定的位置主要是客厅、书斋和闺房。

因罗汉床兼具卧床和坐具的双重功能,所以可将罗汉床摆放在卧室中,既可以双人端坐其上,下棋交谈,又可一人躺卧其中,享受轻松时光。

将罗汉床摆放在客厅中也是不错的选择,罗汉床摆放在客厅中同样可与客厅中现代风格的沙发和谐一致。

书房或许是最适合罗汉床的地方,将罗汉床摆放在书房中能够与书香、茶香融为一体,细细品悟生活的仪式感。

*文章来 源居贞JUZHEN,侵权请告知任何涉及版权权益问题请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红桥红第一时间说明或删除并赔付版权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