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第十一届筑巢奖镇江启动会现场专访—传播生活美学,构筑美好人居

原标题:第十一届筑巢奖镇江启动会现场专访—传播生活美学,构筑美好人居

9月28日,由镇江IMOLA陶瓷&北京筑巢集团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筑巢奖启动会镇江站在第六空间IMOLA门店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集结了镇江地区的资深设计师,渴望通过《第十一届筑巢奖 镇江启动会》的活动,与这些行业标杆人物进行深度交流,共话设计行业的未来。

IMOLA

生活美学的传播者

149年前,朱塞佩布奇先生创立了意大利IMOLA陶瓷,随着一代又一代IMOLA蜜蜂匠人们的探索与追求,如今,IMOLA的产品已成为百年经典,也被誉为“意大利千年艺术之灵魂”,是人们把生活变成艺术的不二之选。

IMOLA一直都在探索生活美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每一年的新品发布,也是备受国内外同行异业的关注,本次活动为在场设计师带来了IMOLA 2022 年最新新品的展示与介绍。

筑巢奖

构建美好人居

在设计界,有这样一个奖项,同样是以传播美学为宗旨,坚守以“人居环境”为核心,那就是“筑巢奖”。

从2009年创办至今,“筑巢奖”现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在这十年里,“筑巢奖”累计6万人次报名参与筑巢奖,涌现出一批陪伴和见证筑巢奖成长和迅速发展的设计师,累计作品量近7万,无不展示着设计行业的蓬勃活力。

2022,筑巢奖的第十一年征程开启,本届筑巢奖将聚焦时代变化,鼓励设计师关注当代居住话题,探索真正有时代性,有价值的设计,并希望一次推动行业与时代产生对话,共同谱写当代中国设计图鉴。

赛制升级

参赛即传播

启动会现场,筑巢集团代表,也是“筑巢奖”发起人之一的宰浩 宰总分享了筑巢奖这十一年来的坚持与改变。

筑巢集团代表 宰浩(右)

本届筑巢奖秉承“参与即实力,参赛即传播,从业内走向公众”的理念,通过多媒体、多平台、全方位的做好赛事的传播与影响力建设,构建起权威赛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筑巢奖力图让每一个好的设计师和作品都能被看见。为了让全部参赛作品拥有公平的展示机会,本届筑巢奖增设了“最佳传播奖”。

奖项设置的升级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中国家庭居住问题的好设计,挖掘作品的社会性和人文含义,让更多中国家庭感受到“设计改变生活”。

一直以来,筑巢奖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始终关注中国年轻设计力量的崛起,为中国设计师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平台。

本届筑巢奖为参赛设计师安排了特别权益,优秀作品不仅可以在人民号,搜狐家居,抖音等线上平台进行全媒体推广,还将安排设计师参与艺术设计专业展览等线下活动,为更多优秀设计师及其作品提供展示的机会。

大咖设计师分享

设计不是纸上谈兵

此次筑巢奖镇江启动会有幸邀请到上海开羽行创始主理人、2022年度安德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入选设计师——孙传进老师,为到场的近50位设计师带来了精彩的干货内容分享及对话讨论,分享了他眼中的筑巢奖以及对室内设计行业的未来看法。

孙传进老师(左)与胡云龙(右)合影

这不仅是设计圈层的交流,更是不同视角的思维碰撞,大家共同将目光聚焦于人和生活,共同探求更有价值的设计观念及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的设计解决办法。

设计并不是标准化的流程,需要用心挖掘需求、仔细求证方案,这也是筑巢奖所倡导的观念,用设计解决居住的痛点难点,用设计改善居住条件,用专业为千万家庭筑巢。

设计师不止于设计,还是生活的整理师,更是美的制造者,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要做到:敬畏专业,精进职业,影响行业,用设计的力量,推动行业的进步,用设计的尺度,照见居住者的内心,用设计的思考,探索无限的可能。

随后的圆桌沙龙阶段,孙传进老师与镇江设计师代表围绕“面对当下行业以及业主的变化,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等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从各自的视角分享了对业主需求的认知,对生活的方式的理解,以及对今年筑巢奖的期待等。

虽然市场、行业都在不断的变化和转变,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传播美学、构建美好人居的初心和目的。

在活动的最后,筑巢集团代表宰浩先生、上海开羽行创始主理人孙传进老师与在场全部设计师共同参与了第十一届筑巢奖镇江启动仪式。

期待设计行业能涌现出越来越多如繁星般的人物,每一位设计师能够为客户打造出更多精品,让更多中国家庭感受到设计的力量。也希望各位设计师积极参与筑巢奖的投稿,让更多的优秀作品能够获奖和传播。

设计师 杨涛

设计师 庄光科

设计师 孙开宇

设计师 杨砾

设计师 杨博

设计师 张宁

设计师 贾峰云

设计师 丁益超

设计师 李鸣

设计师 丁友为

设计师 詹翔宇

设计师 吕颖

设计师 冷点

设计师 李芳芳

设计师 孟庆阳

设计师 赵玉网

设计师 胡健

设计师 成斌

设计师 董兆典

设计师 金奂

设计师 朱汪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