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经典的设计理论,怎么用在作品集里

原标题:经典的设计理论,怎么用在作品集里

设计是创新,但设计同样也是模仿创新的是作品,而被模仿的是我们一直在遵循的各种经典设计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可以适用于各个设计专业,同样也可以被应用到我们的作品集创作中去。

|本期分享导师|

Nico

汉艺国际北京校区 工业交互学部 工业设计讲师

-教育经历-

帕森斯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 MFA

雪城大学 机械工程 BS

-工作经历-

美国 Product Ventures 工业设计师

佳简几何 XIVO 工业设计师

-获奖经历-

项目入选 2020 年雷克萨斯设计大奖赛短名单

项目入选日本神户市第二十五周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展览

#1

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一直是近些年来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实体的产品设计,还扩展为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甚至近年来兴起的娱乐设计。在这过程中,用户对情感化的需求愈发明显,设计师也更多的需要考虑到更高层次的,在满足功能需求之上的, 情感上的需求

从本质来说, 情感化设计是增强用户体验的一种思路。工业设计师 通过形态、色彩、材质等视觉因素来抓住用户注意、诱发情绪反应(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其目的就是为了 让产品与用户在使用过程形成纽带与依赖

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在其系列著作《设计心理学》中提出了情感化设计理论,他认为情感化设计有着三个不同的层次: 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

图源:medium.com

本能层次设计主要指的是产品的外观。在本能层次中,视觉、听觉、触觉等生理特征起主导作用,这使得人对事物的外观、触感等特征尤为敏感。当用户还未与产品形成交互作用时,对产品产生的第一反应、第一印象就源于本能层次的判断。优美的外形、柔和的配色、舒适的质感都会使人的本能层次感觉良好。因此,好的本能层次设计应具有良好的“观感”。

行为层次设计与人在使用产品过程时的感受相关。优良的行为层次设计则有着以下四个要素:功能、易理解性、实用性及感受。产品应首先具有良好的功能性,能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易理解性则需要设计师在细节上向用户阐述产品功能,即“会说话的设计”;实用性及感受则体现在用户多次使用后的心理反馈上。

反思层次设计指的是当用户从接触、使用某件产品到使用结束时这件产品能给该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引发事物的反思、对使用过程的回忆。

图源:flipermag.com

Michael Graves的这个 茶壶设计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它 不仅仅具有传统茶壶的实用性,还可以以蜡烛加热这种浪漫的方式可以使之持续加热,并且巧妙的设计了在顶部的类似 “从水井口摇起放下井里舀水的水桶”这种行为的泡茶方式它本身圆润的设计看着些许笨重,然而却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

图源:d2mpxrrcad19ou.cloudfront.net

这茶壶的其中一个收藏者Donald说,“这茶壶不仅可以用来喝茶,它本身就是雕塑艺术品。”

所以,一个只具备功能性的产品和一个备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从本质就是不同的。

#2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

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 Vander Rohe提出的 "Less is more",是一种 提倡简单,反对过度装饰的设计理念。被认为是代表着极简主义的核心思想,也是渲染产品高级感常用的设计手法。

极简主义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 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去除不必要的细节,使产品设计回归最纯粹的本质, 突出核心内容,帮助用户快速聚焦产品的主要功能,从而让用户获得更大的体验收益。

图源:olivercolebourne.com

极简设计的 指向性非常明确,为我们非常清晰呈现出作品的创作意图,能令我们非常直观地了解一件产品最核心的价值,而不掺入任何其它干扰。

在配色上,极简风格的产品通常采用低饱和的颜色作为产品的最基本的颜色。这是因为低饱和颜色作为产品设计的外观,不会显得产品突兀。在抛开产品单色,从色彩意象了解的话,饱和度低的颜色可以衬托任意的图形和色彩,集中视线造成空间的层次感的同时,还能够让人产生想象。

图源:www.yankodesign.com

在造型上, 设计形态上以减法为最佳,强调以 最少的造型元素设计出最具有美感的产品形态来。因此设计师在追求极简主义的基础上更是让产品简单化处理,造型装饰上强调简洁的概念,避免出现设计中的过多的装饰,整体的外观强调的是流线形态,秉承着简洁但不简单的核心理念,因为简洁的造型往往需要对于产品细节进行极致追求

很多时候产品的造型更是 在简约的基础上强化艺术感,多采用几何形的形式来完成, 使造型具备符号化的属性,或者在设计上追求抽象的概念

#3

懂设计理论,就够了吗?

是不是了解了各种各样的设计理论,就可以摩拳擦掌开始做设计了呢?

不,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这还远远不够。除了学习理论基础,你还要 理解什么是设计思维,你还要懂得什么是设计的责任感

大家可能经常听老师强调 “设计思维”这个词,有时候都感觉像是在说废话、说空话,因为它出现的频次实在是太高了。

设计思维其实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贯穿于以下几个阶段: 移情、定义、构思、原型和测试。在 每一个阶段,问题和想法都会出现,直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变得显而易见。设计思维利用逻辑、创造力和直觉来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创造有益于最终用户的预期结果

图片来源:adobe.com

这也是为什么你做作品集的时候老师总是要强调设计思维的体现,因为考官们在翻阅你作品集时想要看到的也是这些东西。

汉艺学员 D同学 获 埃因霍芬 人机交互 MSc;EIT 人机交互 MA;格拉斯哥 设计创新 MDes;布鲁内尔 服务设计 MSc offer

设计的责任感也是我们在作品集中需要重点体现的内容,尤其是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设计的实质问题越发凸显,对于设计师的责任与使命也迫在眉睫。

汉艺学员C同学 获 皇艺 服务设计 MA offer

对设计师来说,设计到底是什么?我们要为什么样的群体设计?我们要做怎样的设计,才能真正为世界变得更好做出一点贡献?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而 这也是我们可以在作品集创作中体现的内容

超多作品集制作秘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