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大师建筑建造师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戴帆(DAI FAN)

原标题:建筑设计大师建筑建造师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戴帆(DAI FAN)

1.天才的作品是时代的标志:

戴帆(DAI FAN) DESTROY建筑事务所

戴帆(Dai Fan)是当代全球最具争议和影响力最为广泛的明星建筑师

戴帆与DESTROY建筑事务所以设计具有深刻的哲思工程结构与震撼的建筑享誉世界,用极具独创性的建筑形态来向世人展示其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空间想像力。戴帆目前工作于纽约和北京,致力于探求与其时代精神相呼应的建筑表达的新形式,工作领域涉及建筑设计、结构及土木工程、工程设计、城市设计和规划、景观设计、环境美术、项目管理和城市战略研究等方面。他设计的建筑充满深奥、宏伟、怪诞、神圣、科幻的感觉,其建筑语言、构思的独创性以及特殊的建筑风格使其在瞬息万变的建筑潮流中始终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戴帆(DAI FAN)个展“宇宙宣言——人类史上最具野心的建筑计划”将于2016年在纽约LENS SPACE举办。戴帆(DAI FAN)是极具挑战性的建筑师,工作于北京和纽约。戴帆创造了全新的探索宇宙建筑的方法,这是确定脱离地球以外的空间的尝试。在“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中,宇宙建筑与天文学、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动力学与热力学、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存在与演化、人类、动物、外星球、不明物质、宗教、远古的神话、太空科学通过所有层次间的复杂反馈而建立。

宇宙,被视为发源地,被梦想成为产生了人类渴望超越的冲动与希望的漩涡中心,宇宙对于地球来说就是地球所没有的一切,宇宙在人的智慧和精神中引起的启示与震撼,宇宙使人类产生的无与伦比的强大创造力不知要比其他的经验强大多少倍,一种演变关系被强加给了人类,它呼唤着一种变化。现在,正是在宇宙中所发生的东西,显现出一种建筑正在诞生——“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也预示着建筑领域将发生决定性的变革。“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中新的建筑通过黑洞、虫洞、弯曲、五维、时间旅行、高维空间⋯⋯等广义相对论理论直接或间接的产物与印度教、佛教、道家、禅宗、伊斯兰教等东方神秘主义的宇宙观在碰撞和相互渗透中凸显,不仅仅是关于建筑革命性的观念,更是一场关于前卫的宇宙思想的探寻。

“宇宙宣言——人类史上最具野心的建筑计划”展览包括的核心作品包括 :

大爆炸——“古老的张力”宇宙万物诞生的空间;

超体——飞向太阳;

星球撞击——从毁灭中诞生的空间;

胚胎宇宙/宇宙生殖;

黑洞漩涡——意识之谜;

异骨骼——不明物质;

宇宙生命的建筑演化;

宇宙沸腾;

宇宙镜鉴——创造不可能的世界;

“气”的宇宙;

水星球;

反馈的变种;

宇宙人体建筑;

宇宙之舞;

妖魔宇宙与时间的方向:死亡的保存与转化。

“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建筑触及的是最基本的建筑问题,同时也是带给人一次颠覆性的体验。戴帆的“宇宙宣言”首先作为一种复杂的谜一样的建筑理论、一种能量巨大的建筑语言非常震撼,这种震撼既是建筑语言上的,也是观念方面的。就观念而言,戴帆重新更新了人类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与人、与世界、与社会、与政治的关系,他的“宇宙宣言”动摇了既定的有关建筑的成见,或者说,他从另外的不同于所有的人角度,或者稍稍狭隘一点的说,他从 “宇宙——人”的角度,重新描绘了建筑的方向。

地球所处的太阳系,只是银河系里上千亿个恒星系统中的一个。银行系又只是宇宙中上千亿个星系中的一员。在地球上,看上去科学技术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时期, 火箭、卫星、飞船不断地探索开发宇宙空间的道路,人类在宇宙中开展建筑活动将指日可待。人类的生存空间必然会扩展到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太空将成为地球之外人类的更广阔的空间。再过50亿年左右,太阳将耗尽它得核燃料。它会肿胀成一颗红巨星,直到它把地球核其他更邻近得行星吞没。这将是世界的结局。无论如何,在太阳爆炸的时刻来临之前,人类应该也必须掌握星际旅行的技术,从而把人类的生命带到其它的星系。戴帆宇宙宣言所勾画的宇宙建筑空间给人进入一种震撼的奇异世界的感觉,这不仅来自他反建筑史的基本立场,他经常呈现出罕见的对象和角度,也使他在建筑语言的构建上的特殊倾向。使得戴帆像是一个可以看到特殊空间的灵视者,也使得“宇宙宣言”平添了神秘气氛。

戴帆的建筑与建筑思想经常在一个论述动态中铺陈进行。戴帆所要建构的,基本上不是坚实的对象本身,而是项与项之间的关系。以宇宙的角度去思考建筑,建筑更见增衍,变得更危险、更复杂、更难以把握。宇宙在我们的心灵察觉到它之前,早就降临于我们身上,当我们开始意识到可见之物正处于宇宙之中时,宇宙很久以来早已附着于不可见之物。在20世纪,对亚原子世界的探索揭示了有形的物体不是彼此截然分开的实体,而是与它们的环境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它们的性质只能根据它们与世界其余部分的相互作用来了解。这种相互作用一直达到宇宙,达到遥远的恒星和星系。宇宙的基本统一性不仅表现在非常小的世界里,而且也表现在非常大的世界里。我们的日常经验,甚至最小的细节,看来都与宇宙巨大尺度的特征精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几乎不能指望把二者分开。心脏的正常收缩从起搏点出发,以环形波前扩布整个心脏表面。如果这个波在某处受到破坏,则产生复杂的螺旋扰动。心脏对电螺旋的反应,导致心力衰竭的分形形态和周期倍化。粒子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构成物质世界的稳定结构,它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有节奏的运动中振荡着,参与着能量的一种不停的宇宙之舞, 东方神秘主义的动态宇宙观与量子力学的观念类似,他们也用舞蹈的现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直觉。星际空间和星系之间的空间充满着不通波长的宇宙射线穿过大气层时,进行着多次碰撞,逐渐被吸收,能量的连续流动,通过种类繁多的粒子模式,进行着有节奏的产生和消灭的舞蹈。每一个亚原子粒子不仅进行着能量之舞,并且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之舞,一种产生和消灭的有节奏的过程。具有极其繁多的形式的湿婆之舞产生的生动空间,包含着原始的建筑空间,循环的建筑空间,超然的建筑空间,迷幻的建筑空间,代表着人的解脱与超越,从而统一了建筑与古代神话宗教艺术和近代物理学,是多种多样的形式是“幻”,宇宙中空间连续的产生和消灭。东方神秘主义强调“空”与由之而产生的“形”之间类似的动态统一,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扩展到更高的意识状态上去,并且这些意识状态包含者根本不同的对空间和时间的体验。他们不仅强调在沉思中超越通常的三维空间,而且甚至更加强调超越对时间的一般认识。他们体验到的不是时间阶段的线性连续,而是无始无终、动态而无限的现在。印度教的“梵”与佛家的“法身”和道教的“道”一样,或许可以被看作是终极的统一场,从这种场中涌现出来的还包括一切其他现象。一切现象所隐含着的实在超越了所有的无法描述和详细说明的形式。因此,它们常被说成是“无形”、“无”或“空”。但是不能把这种“无当作只是空无一物。与此相反,它是一切形式的本质,是一切生命的泉源。

建筑的希望在于“仍有空间在进行反抗:政治的思想”,建筑的本质在于去躲避任何本质性描述,逃脱任何会把它固定住甚至现实化的断言,它总是需要被重新发现或被重新创造。一个建筑的真实仅仅是建筑制造出来的幻觉。误解建筑能引起人的强烈感觉,那么常常是在建筑“被误解”的时候,在建筑似乎被我们误解时,建筑才能最深刻的对我们产生影响。建筑要复兴自己原本的伦理学和政治本质,它必须牢记自己本质上是一种提出异议的力量。在这种异议中建筑反对确立了既定价值的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筑能够称为真正的政治领域。建筑因此是被颠倒了的世界。

建筑要起作用,就要要变成我们身上的一个新器官,新生机。建筑指引我们最细微的行为,是存在建筑中的精神。远古宇宙观念狂放而奇诡,敏感而细腻中有现代人所无法袒露的,只有人类童年时期才具备的那种异常纯真的空间感觉。这种空间感觉已经远离我们,但作为“人类永不复返”的阶段,并将激荡我们当下心灵中潜藏的原始的天真的与万物与宇宙沟通的原始生命气息。星球以巨大不可想象的速度,撞击地球那一刻,翼龙为了从尘埃中逃离,在尖声嚎叫中冲破地球的束缚,刺向太空飞舞犹如利剑刺破天空,只寻求逃离地球这个地狱般的世界,空气中的感性的因子,因为所谓的毁灭的空气,意味着形成邪恶的传递因素,空间在一种极度尖锐的精神冲突中完成——爆裂的分解碎片四处飞散、嘶嘶作响、对应着冲突的激情,一种巨大的、恐惧的、歇斯底里的、但无疑经过克制的痛苦在空间中奔走、冲突、发射,我们能如此清晰地触摸到它,并被这种空间所灼伤。在探索量子引力理论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宇宙似乎是更高维度的“超空间”中的一层宇宙膜,物理学家们把这个高维空间叫做“超体”,当物理学家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理定律运用到超体中时,发现了引力异常存在的可能性,引力异常和控制引力异常是极致的猜想,利用引力异常离开地球,飞向太空。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部古巴比伦王国遗址内的“空中花园”,还有圣经旧约种出现的在勃鲁盖尔的绘画作品《触怒神以后被破坏的巴别塔》中呈现的“巴别塔”,以倾斜的螺旋形的渐渐向上方盘旋,像向神灵通天的力量傲然矗立,非常多的拱形门窗户与洞窟吸收地球上万物的灵魂聚集在一起,与宇宙中神秘的力量进行交换。 “气”在古代的中国用它来表示生命的气息,活着表示使宇宙具有生气的能量。“气”被看作是一种微妙而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它存在于整个空间中,并且能聚集成致密的有形物体。“气”有节奏地聚和散,产生一切形体和空间,它们最终又散归于“空”。中医和道教经籍的人体图绘给人一种波浪旋蛔、清盈空忽的感觉,人体的形状总是被表现为椭圆的蛋形,在道教的观念看来,人体就是宇宙,同时也是建筑,天象在人体内的运行机制,人体是一种宇宙有机论和仪式化的视角,即事物的秩序、隐性的内在结构以及演变的进程。在戴帆的出生之地,古代楚人的宇宙世界中,宇宙之大,奇诡瑰玮,潆洄舒展、变幻莫测,万象森罗,楚人游目流观,仰视俯察,澄怀味象,空间建立在时间中的徘徊移动,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超象虚灵的玄意空境。

在“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中,不稳定性、突变、协同、迭代、反馈、分岔、不规则性、孤波、耗散结构、超循环等概念结构成建筑,弯曲时空、引力透镜效应与瑰丽奇美的吸积盘与喷流、不可预测性无处不在,潮汐力撕裂空间、相空间、吸引子、庞加莱猜想、卡姆理论、分形几何栩栩如生,而项与项之间的交错配置基于一种分裂与重合的分析与思考基本原则,究其整体而言,显得十分复杂、庞大。建筑思想的镜鉴,线索多重缠绕、变异——这难道不是迷宫的基本形态吗?迷宫的细部总是很明确,甚至过度明确,但我们却因为它在量上相对地大以及难以找到适当的抽离观点,而无法对它作出概观。这也是戴帆的“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理论的吊诡感受:同时是确定感也是不确定感。戴帆将建筑与远古文明、天文学、物理学、心理学、科技、政治、人文历史的探究结合得趋向于魔法般的系统性,在这方面,没有人比他更宏大,没有人比他更复杂,也没有人比他更清晰。当然,他在构建过程中还孕育了一些极具有启发意义的理论洞见以及汇集了人类对建筑的想象中最尖端、最不可思议、最疯狂、最不可预测、最复杂、最遥远、最恐惧、最癫狂的幻象,这既是思想的冲击,身体的感觉,又是心灵的张狂。他对各种建筑概念的精细分析和表现令人大开眼界。 “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是一颗向地球以巨大的速度飞速而来的外星球,让你震惊,接下来会不断地让你震惊,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经验。

2、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1951年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市,先后在巴伦西亚建筑学院和瑞士联邦工业学院就读,并在苏黎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卡拉特拉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所提出的当代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模式。他的作品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开阔、更深刻,让我们更多地理解我们的世界。他的作品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了形态特征,这就是:自由曲线的流动、组织构成的形式及结构自身的逻辑。而运动贯穿了这样的结构形态,它不仅体现在整个结构构成上,也潜移默化于每个细节中。

2、贝聿铭

贝聿铭,男,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获奖情况: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3、安东尼奥·高迪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设计过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尔公园、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圣家族教堂等。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马赛公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居乡间,后来又到印度和非洲工作,战后他的建筑设计风格明显起了变化,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形式;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民间建筑经验;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糙苍老的有时是原始的趣味。

因此他在战后的新建筑流派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他的设计理念直到去世,都对世界各国的建筑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他的设计经常引起很大的争议,他设计的朗香圣母院教堂的怪异外观,令守旧派异常愤怒,但被革新派奉为经典。他为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的方案引起评审团长时间的争论,最后由政治家裁决否定。他的马赛公寓,被法国风景保护协会提出控告,到后来,又成为当地的名胜。

5、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97年担任东京大学教授。作品有“住吉长屋”、“万博会日本政府馆”、“光之教会”等。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6、阿尔瓦·阿尔托

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是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大师及艺术家。1947年阿尔瓦·阿尔托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阿尔瓦·阿尔托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阿尔瓦·阿尔托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7、伦佐·皮亚诺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1937年9月14日-)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建筑师。1998年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得主。因对热那亚古城保护的贡献,他亦获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他出生于热那亚,目前仍生活并工作于这一古城。他受教并于其后执教于米兰理工大学(Politecnico di Milano)。1965年-1970年,他为路易斯·康和Makowsky工作。1971年-1977年,他与理查德·罗杰斯共事,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为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1977)。2013年被意大利总统乔治·纳波利塔诺任命为终身参议员。

8、奥斯卡·尼迈耶

奥斯卡·尼迈耶,全名奥斯卡·比贝罗·德阿美达·尼迈耶·索阿雷斯·菲荷(葡萄牙语:Oscar Ribeiro de Almeida Niemeyer Soares Filho),巴西建筑师,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被誉为“建筑界的毕加索”。他的作品多达数百个,遍布全球十几个国家。他曾在1946年至1949年作为巴西代表、与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等共同组成负责设计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十人规划小组,并曾在1956年至1961年担任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总设计师。巴西利亚被誉为城市规划史上的一座丰碑,于1987年被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历史最短的“世界遗产”。1988年尼迈耶被授予普利茨克建筑奖。

9、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一生的荣誉很多,作品很多。

10、弗兰克·盖里

弗兰克·盖里(Frank Owen Gehry)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且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盖里的设计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义(late modernism),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巴鄂,有着钛金属屋顶的毕尔巴鄂古根汉美术馆(Museo Guggenheim Bilbao)。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