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浅谈中小学建筑走廊宽度问题

设计案例:

中小学建筑走廊宽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内廊净宽不足2400。走廊净宽度不是600的整数倍。

内走廊净宽5200(未扣除装饰面层厚度)

内走廊墙中到墙中2400

处理意见:

修改走廊宽度,留出50的装修面层厚度。减去墙面装修厚度后,满足内廊净宽不小于2400,且为600的整数倍。

规范名称及条文内容:

一、《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99-2011

8.2.2 中小学校建筑的疏散通道宽度最少应为2股人流,并应按0.60m的整数倍增加疏散通道宽度。

二、《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99-2011

8.2.3 教学用房的内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40m,单侧走道及外廊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80m。

解析:

“计算疏散宽度时,疏散路径的每处都宜以1股人流0.60m的整数倍计算。不足1股人流0.60m的宽度对发生意外灾害时没有逃生作用。在设计中疏散宽度满足需要的同时还有接近0.60m的余量时,拥挤时会多挤入一股人流,导致部分人侧身行走,更易发生踩踏事故。”

按规范的条文解释,虽然这不是强条,但是对保护学生的安全很重要。走道除了紧急疏散使用,课间操,校会等情况下都会有人流拥挤情况。违反规范容易造成踩踏安全事故,后果十分严重,需要加强重视。

附图:

原文参考:http://www.gdjksj.com/Article/qtzxxjzzlk.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