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一个让人变丑、心情变差的坏习惯,打赌你正在做!

那就是——皱眉。

直观感受下,仅仅是一个表情的区别,带来的颜值差异有多大:

龙妈可能是典型例子↓

图片来源:网络

普通人的表情虽然没这么夸张,但皱多了容易形成肌肉记忆,出现抬头纹、川字纹。

从相由心生的角度来说,长期保持这类表情,很容易显得紧绷和苦相,整个人的气质也会朝着这个方向靠近。

头疼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皱眉。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家属提醒后才知道,自己不仅看手机时会皱眉,连睡觉时都会!

刚开始我还不信,直到有一次手机不小心黑屏,我才惊觉自己原来跟地铁老人表情一模一样。

上网一查,才发现好多人跟我一样后知后觉:

向左滑动查看

图片来源:小红书

你可能以为,皱眉只是显凶显老,但其实往远了看,它跟人的情绪也息息相关。

情绪不好,会导致无意识皱眉

如果你看过美剧《Lie To Me》,就会知道人的面部表情会「出卖」自己的情绪,哪怕只是 0.1 秒一闪而过的微表情,也会透露真实心境。

图片来源:美剧《Lie To Me》

这是因为,我们的面部肌肉大部分是由大脑的面神经控制的[1],当我们体验到某种情绪时,大脑中负责情绪的区域会激活,并通过神经传递信号到面部肌肉,产生相应的表情。

面神经是大脑中的第七条神经,主要掌管脸部表情及眼皮开闭,面神经受损可能导致眼皮不能闭合、脸部肌肉瘫痪、口歪、味觉异常等症状。图片来源:wikipedia

所以咱们大脑想什么,表情上就会显露出来。

比如,你看某人很不爽,就很难从内底里掩饰自己的厌恶/愤怒情绪,这些情绪会激活大脑中特定的神经途径,进而触发面部的皱眉肌和降眉间肌等肌肉,导致眉头紧锁。

此时你看到这人就觉得辣眼睛,会不由自主地想皱眉、翻白眼或叹气。

这种表情会传达我们的真实情绪状态,让他人知道我们可能遇到了问题或感到不快。

此外,皱眉也可能是我们试图集中注意力处理负面情绪所引发的问题的一种方式,所以专注模式下,我们也容易皱眉。

皱眉也是肌肉紧张的一种

肌肉紧张会持续给情绪带来影响

想想每次工作 DDL 逼近、开会被公开挑战、赶不上高铁或飞机,又或者被后面的车疯狂按喇叭的场景,压力值是不是会迅速飙升?

焦虑压力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手心冒汗。

适当的压力可以让人集中注意力,但持续的紧张焦虑,就会引起肌肉紧张,并给情绪带来持续的影响。

对我们这些伏案工作者来说,有时候聚精会神盯着屏幕,一天下来不仅眼睛干涩,肩颈背部也酸胀难忍,碰上压力大赶 DDL 或开重要会议,还容易失眠或偏头痛。

图片来源:unsplash

这是因为身体承受压力时,肌肉会本能地紧张(包括皱眉也是肌肉紧张的一种),这是身体在面对威胁时准备战斗或逃跑的姿势,也称「战斗或逃跑反应」[2] 。

养猫的家人都知道,猫咪压力过载时就会应激,炸毛、哈气、瞳孔放大,爪子也是张开状态,随时准备战斗。

更重要的是:就像压力状态会让我们肌肉紧张一样,面部肌肉紧张也会让我们陷入相应的情绪状态。

一方面,抑制面部表情会阻止我们感受自己的情绪。

一项看搞笑卡通片的实验中,当人们无法微笑时,他们感受到的幽默反应比那些允许微笑的人要少得多[3]。另一项实验中,当测试对象注射肉毒杆菌毒素以麻痹面部肌肉时,他们处理情绪语言和解读面部表情的能力会变慢[4]。

另一方面,只要露出笑容,哪怕有时只是强颜欢笑,也会一定程度上改善心情。

2022 年 Nature上一项荟萃研究,汇总了19个国家的 3878 名参与者的数据,分别让参与者模仿演员照片上的幸福表情+做一遍口笔测试,旨在区分参与者到底是不是发自内心微笑。

最后研究者得出结论:如果你时常展现笑容,无论笑容是否发自内心,你都会感到更快乐[5]。

所以,记得时常提醒自己:放松一下面部表情,笑一笑,松松眉头吧~

图片来源:unsplash

皱眉还可能影响他人对你的印象

导致紧张的人际气氛

作为一种社会型动物,表达和识别面部表情是我们人类社交互动的关键技能。他人的面部反馈,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人的情绪[1]。

比如,我们评价一个演员「面瘫」,就是想表达无法从 ta 表情上看到人物的内心变化,无从得知人物的内心情绪。

电影《猩球崛起》动作捕捉片段,面部和肢体语言都极其丰富。图片来源:B站

没表情让人捉摸不透,皱眉等负面表情也让人很不爽。

情绪是会传染的,皱眉会传达愤怒或厌恶情绪[6]。

要是你身边有个人总是冲你皱着眉、一脸不耐烦,或者皮笑肉不笑,整天阴阳怪气,你想不想抽他?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人做了个测试,发现仅需 300~400 毫秒,人就会对看到的愤怒或快乐表情做出肌肉反应[7][8]。

另一个测试则是播放了一段 30 秒的无音频的视频剪辑,视频中一位大学教授皱着眉头时,学生往往会给这位教授打差评[9]。

难怪只要看一眼,我们就能判断这个人是否跟自己合得来。下次有重要场合时,记得不要皱眉哦!

如何减少皱眉?意识到是关键

虽然皱眉是长期习惯的积累,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做一点调整,从身体开始给自己一点积极暗示。

1. 观察自己的压力源并寻找社会支持💪

多观察自己,什么时候容易出现皱眉的情况,评估自己焦虑、紧张的情绪从何而来。

如果背后的核心原因是你长期处于压力之中,那就要找到压力源,记录并摸索自己出现皱眉的规律。

多去户外锻炼,多休息,练习规律呼吸。

另外,向朋友、家人、伴侣寻求社会支持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压力[11]。

电影《伴我同行》剧照

2. 多微笑😃

因为微笑会激活颧大肌并抑制皱眉肌,从而减少眉间纹的出现[11]。

在桌上放一面镜子/便利贴/让身边人提醒,一旦皱眉就能立马被提醒。

如果靠意志力无法改善,那就用物理大法,直接眉头贴个透气胶带/皱眉贴提醒自己也行。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有意识放松眉头的习惯啦~

3. 出门戴帽子、遮阳伞、墨镜(墨镜也可以配近视版)👓

很多时候皱眉是因为紫外线太强,眼睛需要遮挡导致,或者是近视眼看不清导致。出门做好眼睛防晒防护。

另外,日常可以在眉间、眉上涂抹含A醇、胜肽、玻色因成分的抗皱面霜,预防和改善细纹。

总之,想办法找到内因,再有意识放松眉头,慢慢就可以改掉。

Wish you good morning、afternoon & evening!

图片来源:电影《楚门的世界》

表情和体态,都是我们情绪的一种体现。

除了皱眉外,我们可能还会有驼背、富贵包、咬紧牙关的困扰,去FeelBetter感觉好多了公众号后台回复体态即可查看。

@FeelBetter感觉好多了由 KY 出品,希望和你一起探索身心愉悦的健康生活方式。

我们关注体态与情绪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关心身边哪些常见的东西在悄悄消耗你,又是哪些小事儿为你的生活质量加分——

以上文章均可在FeelBetter感觉好多了公众号通过号内搜索获得!

关注FB,宝藏科普一键 get,咱们一起身心健康!

👇👇👇

讨论

你有皱眉的习惯吗~

有没有什么改善小技巧?

评论区分享一波!

作者

喂马

码头整点薯条

本文关键词:皱眉、情绪、表情、具身认知

欢迎大家在 Feelbetter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References:

[1]Dong, Z., Wang, G., Lu, S., Li, J., Yan, W., & Wang, S. J. (2022). Spontaneou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micro-expressions coding: From brain to fac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784834.

[2]Cannon, W. B. (1939). The wisdom of the body.

[3]Strack, F., Martin, L. L., & Stepper, S. (1988). Inhibiting and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of the human smile: a nonobtrusive test of the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5), 768.

[4]Havas, D. A., Glenberg, A. M., Gutowski, K. A., Lucarelli, M. J., & Davidson, R. J. (2010). Cosmetic use of botulinum toxin-A affects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languag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7), 895-900.

[5]Coles, N. A., March, D. S., Marmolejo-Ramos, F., Larsen, J. T., Arinze, N. C., Ndukaihe, I. L., ... & Liuzza, M. T. (2022). A multi-lab test of the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by the Many Smiles

[6]Kaukomaa, T., Peräkylä, A., & Ruusuvuori, J. (2014). Foreshadowing a problem: Turn-opening frowns in conversa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71, 132-147.

[7]Alvino, L., Pavone, L., Abhishta, A., & Robben, H. (2020). Picking your brains: Where and how neuroscience tools can enhance marketing research.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14, 577666.

[8]Dimberg, U., & Thunberg, M. (1998). Rapid facial reactions to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1), 39-45.

[9]Collaboration. Nature human behaviour, 6(12), 1731-1742.

Ambady, N., & Rosenthal, R. (1993). Half a minute: Predicting teacher evaluations from thin slices of nonverbal behavior and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3), 431.

[10]Harandi, T. F., Taghinasab, M. M., & Nayeri, T. D. (2017). The correlation of social support with mental health: A meta-analysis. Electronic physician, 9(9), 5212.

[11]Okazaki, S., Suzuki, M., & Duncan, K. K. (2024). Smiling reduces frowning muscle activity and wrinkles between eyebrows.

点【赞】点【在看】,皱纹 say bye by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