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丨且看“胖都来”如何收场

□赵志疆

最近几天,嘉兴海宁的一家服装卖场举办开业活动,引起了网络广泛关注。究其原因,这家卖场的名字叫“胖都来”,与零售巨头胖东来只有一字之差。不仅于此,“胖都来”的装修风格与胖东来高度相似,商品吊牌上的店铺缩写“PDL”,更是让人傻傻分不清。

近年来,这种低端的山寨碰瓷行为屡见不鲜,早已令人出现审丑疲劳。尽管如此,此次事件还是令人大跌眼镜——开业当天,“胖都来”举行了盛大的开幕仪式,不仅邀请了演员叶璇担任“开业大使”,赵亮、丁勇岱等明星也纷纷发视频祝贺,现场一字排开的巨型条幅异常醒目。

目睹这样的怪现状,热心网友纷纷喊话胖东来和于东来。胖东来官方迅速发出律师函,指出品牌名称涉嫌不正当竞争。与此同时,参与站台的明星集体陷入舆论旋涡——赵亮的直播间被“声讨大军”占领,当事人不得不连夜发布道歉声明;丁勇岱、叶璇等艺人的社交账号紧急关闭评论区;原本悬挂的明星贺词条幅,也在争议声中悄然撤下。

相比起涉事明星的态度,“胖都来”则表现得非常强硬,其负责人回应称:“我们老板姓都,取名胖都来合理合法。”“胖都来”强硬的姿态,对应着一种尴尬的现实:尽管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胖都来”是在蹭胖东来的热度,但胖东来的依法维权之路却并不轻松。

现实中,山寨行为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另一类则是在保留知名品牌特征的基础上,部分融入独特的设计元素,以此来混淆视听、干扰判断。相比之下,后一类山寨行为更具普遍性和欺骗性。康帅博、脉劫、粤利粤、营养抉线、小夭鹅……扫除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山寨品牌,需要法律法规硬起来,需要维权意识强起来。

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的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以此来看,胖东来此次拍案而起,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品牌形象和商业信誉,更是为了规范商业行为、净化市场空气——对于那些瞒天过海、欺世盗名的山寨行为,绝对不应该姑息纵容。

2021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湖南长沙天心区法院发布了一起知产保护系列典型案例:“茶颜悦色”起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侵权,一审判决中,“茶颜悦色”胜诉并获赔170万元。随着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李鬼”在“李逵”面前败下阵来的案例越来越多,此次事件是否会成为又一个典型案例,我们不妨拭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