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细思极恐:李善德非常该感谢的人,竟是他的仇人?

在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中,刚开始时,九品小吏李善德被上司刘署令和同僚合谋设计,接受了那项九死一生的“荔枝使”任务,这一幕无疑激起了观众满满的愤怒。尤其是当李善德发现真相时,抱着上司的腿苦苦哀求,却被毫不留情地一脚踹开,刘署令的“恶行”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若我们随着李善德一路南下,经历生死,回头再看这一开局,或许会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那个把他推入深渊的刘署令,竟然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恩人”。

一、格局的逆转:从三百贯房贷到调动万贯资金

在长安,李善德不过是上林署的一名小吏,日常工作就是照顾皇家花草,最让他烦恼的,莫过于那笔让他差点跳护城河的三百贯房贷。生活单调且卑微,但“荔枝使”这个任务,硬是把他拖入了一个他从未想过的商战棋局。最大的问题是经费——岭南节度使一分钱都不给,他必须自己筹措资金。此时,李善德在绝境中爆发出惊人的商业智慧。他通过手中的通行文牒,巧妙地与胡商苏谅等人交易,成功筹集到了数千贯的启动资金。

随着运输工作的推进,他调动的资金和资源越来越庞大,远不止最初的那几千贯。靠着他的聪明才智与胆略,他将官方身份的价值最大化。在掌控着万贯财富,安排整个运输的工作时,那些为房贷烦恼的日子,已经显得微不足道。可以说,是刘署令的那一脚,把他从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踹进了一个更广阔的商业世界,彻底改变了他对金钱和事业的认知。

二、潜能的觉醒:从侍花小吏到运筹帷幄的“大将军”

除了格局的提升,“荔枝使”这份工作,更是激发了李善德潜在的将帅之才。在长安,他的才能仅限于栽花种草,但在岭南,他却成了跨越五千里的鲜荔枝运输项目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无论是筹集资金、招募人手、采购马匹,还是设计四条运输路线进行测试,再到接收信鸽回报的数据,李善德无疑成了运筹帷幄的三军统帅。

他出色的数学计算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卓越的统筹能力,终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若不是被逼迫到绝境,他这些惊才绝艳的才能可能一辈子都埋没在上林署的花花草草之中,永远成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从这个角度看,刘署令的“陷害”,反倒成了他最重要的转折点,是他发现自我、突破极限的关键契机。

三、际遇的转变:结识岭南少女,收获至纯的善意

这次旅程,不仅让李善德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让他遇到了一位生命中的关键人物——峒族酋长之女阿僮。为了寻找最好的荔枝,李善德通过介绍认识了她。不同于其他官员的傲慢,他没有摆官威,而是默默地跟随阿僮一起在田间为荔枝树除虫。正是这份真诚和尊重打动了阿僮。

在原著中,李善德因为深爱妻子而婉拒了阿僮的情愫;而在剧版中,妻子已早早下线,他与阿僮的相遇增添了几分复杂的情感。但无论是哪种设定,阿僮始终无私地帮助了李善德。她不仅教给他保鲜荔枝的秘诀,更在最后的运输阶段,为了延长荔枝的新鲜度,不惜将自己辛苦栽培多年的荔枝树连根砍下。这份牺牲与付出,令人动容。若不是“荔枝使”这一差事,李善德一生可能都无法遇到这位在危难时刻给予他最纯粹善意的岭南少女。

结语:

当我们回顾剧集的后半段时,也许会对开头的情节有全新的认识。刘署令的“坏”,毋庸置疑,确实把李善德推入了困境,差点让他家破人亡。然而,正是这份来自“恶人”的巨大压力,迫使李善德突破了自身的局限,释放出惊人的潜力,经历了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彩人生。换个角度看,刘署令,李善德的“仇人”,也因缘巧合地成为了他生命中的“贵人”。这,或许正是马伯庸笔下历史与人性中的悖论和无奈之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