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对伊朗展开袭击后,伊朗迅速做出了强烈反应,第二天便展开了反击,且直到今天,伊朗的反击依然在持续。首先,伊朗摧毁了以色列的军事基地,紧接着又对以色列的国防大楼发起了攻击。面对伊朗越来越猛烈的报复行动,以色列的总理内塔尼亚胡开始寻求外部援助,他的目标是美国。根据媒体的报道,内塔尼亚胡甚至直接向特朗普施压,要求美国加入战争,帮助以色列对抗伊朗。然而,从白宫官员的态度来看,特朗普似乎不愿意卷入这场冲突。
这个情况引发了两个重要问题。首先,为什么以色列急于请求美国的介入?有两个关键原因。其一,以色列在对伊朗发动攻击时,显然并非孤军奋战。作为美国在中东最为重要的盟友,以色列能够无所顾忌地行动,背后无疑有美国的支持。一旦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的局势将变得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当战事愈加胶着时,以色列的要求变得迫切,希望美国出面,以确保其安全。其二,以色列未曾预料到伊朗会作出如此强硬的反击。自从佩泽希奇扬担任伊朗总统以来,外界一直对他的政治立场抱有怀疑,尤其是在他表现出想要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的意图时。果然,伊朗新总统上台后,其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甚至在公开场合抱怨哈梅内伊。在近期的美伊核谈判中,伊朗明确表示愿意放弃核武器研究,这一举措被看作是对美国的妥协。然而,以色列的突然袭击以及美国对伊朗强硬的态度,彻底唤醒了这位改革派领导人的坚定立场。从以色列攻击的第二天起,伊朗便展开了一轮接一轮的导弹打击,使得以色列的防空系统陷入困境,面临弹药短缺的尴尬局面。如果美国迟迟不介入,以色列的防御体系一旦崩溃,伊朗便会迎来“审判”的时刻。以色列的地理位置和伊朗的导弹库存都使得局势极其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介入显得尤为关键。
那么,第二个问题便是,美国为什么没有选择介入?同样,这也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首先,从美国自身的利益角度来看,参战并不符合“美国优先”的战略需求。在舆论上,伊朗的软弱姿态一直被广泛讨论,许多人认为它过于妥协、不敢对以色列采取强硬行动。相对而言,以色列对伊朗的打击行为被普遍认为是霸道且不合理的。如果美国选择支持以色列,参与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必然会面临国内和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弹,这将引发其他伊斯兰国家的愤怒与指责。而且,美国此前派遣双航母编队打击胡塞武装,历时两个月却未取得显著成果,这无疑加剧了美国对外军事行动的顾虑。面对伊朗这种更为强大的对手,美国同样难以取胜。因此,特朗普的做法更倾向于“趁敌病,要敌命”,如果无法确定胜算,他显然不会轻易动手。
其二,特朗普还有更多的内外压力需要应对。国内,由于移民政策所引发的骚乱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特朗普在全国范围内的反对声浪持续高涨。最近,特朗普的阅兵活动也遭遇了全国范围的抗议,这为他的政治操作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在外交方面,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进展缓慢,特朗普需要通过外交手段促使这些国家主动进行谈判。因此,特朗普目前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一场可能全面升级的中东战争。他所能做的,便是给予以色列更多的行动自由,让其自己解决当前的危机。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美国的应对方式有两种可能:一是直接参与战斗,毕竟美国不会允许以色列这个中东盟友在危机中倒下;二是扮演调解者的角色,出面进行外交斡旋,力图通过和平方式化解冲突。
因此,美国未参战,显然是在权衡自身的利益后做出的决定。与此同时,伊朗最近也与中国进行了外交沟通,伊朗外长与中国外长王毅进行了电话交流,双方就当前的局势进行了深入讨论。目前,双方的导弹互射还在继续,接下来局势将如何发展,令人十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