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 政府频道最新文章 政府频道最新文章

特朗普骑虎难下:美国若对伊朗动武,中国将再获20年发展机遇期?

中东这片火药桶感觉快炸了,特别是最近伊朗和以色列剑拔弩张,一步步走到悬崖边上。

难道说伊以这次冲突真得能够拖住美国,为中国带来高达20年的发展机遇吗?

伊以惊心动魄的交锋

中东这地方,用“火药桶”形容真是贴切,最近这桶火药眼看着就要炸了,特别是进了2025年伊朗和以色列这对老冤家,从暗地里较劲,一下子蹦到了互相亮刀子,气氛绷得跟弦似的,随时可能断。

而且近期的伊以冲突真是让人倒吸凉气,以色列动作快准狠,清理伊朗不少关键人物,而且更是把刀子几乎捅到了伊朗家门口。

最炸裂的是,传闻真主党头号人物纳斯鲁拉,竟然在德黑兰,跟伊朗“圣城旅”将军见面时被以色列特工给干掉了。

这消息一出,所有人感觉不对劲,渗透到德黑兰腹地,这安全漏洞肯定不小,对伊朗这个地区强权来说,这更是当面打了一记耳光,让伊朗颜面扫地。

可伊朗也没有忍着,紧接着就是伊朗的“导弹洗礼”,据说几百枚弹道导弹一股脑砸向以色列,那一波导弹雨,真让以色列疼了。

他们的“铁穹”和多层防线,虽然拦下大半,但还是有漏网的,造成了实实在在的伤亡,这不是过去哈马斯那种小打小闹。

这一仗下来,以色列苦心经营多年的“军事神话”,尤其那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让众人皆知,原来他们也不是刀枪不入的。

核疑云下的复仇预言

以色列吃了亏,内部要求强硬报复的呼声肯定震天响,打到德黑兰本土,甚至直接攻击伊朗的核心目标,这剧本一点都不意外。

可就在局势白热化的时候,有个消息像冷水一样让人不安:坊间传闻,有人监测到伊朗周边有微弱地震,怀疑是伊朗在地下搞了核试验。

但真假难辨,如果伊朗真的借此表明自己已经跨过了核门槛,这无疑是对以色列的致命打击,要知道,一个拥核的伊朗会迫使以色列未来的每一步军事行动都得仔细掂量,代价是不是承受得起,这也将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当然伊以冲突的根子还得往深里挖,当初巴以冲突的时候,历史积怨、宗教隔阂,让这里成了个难解的死结,以色列虽小,军事实力特别是渗透和精准打击能力确实强悍。

真要跟伊朗这样一个人口近亿、国土辽阔的国家全面开战,以色列自己也面临着巨大困境,其中最大的难题还是以色列地方太小,没啥战略纵深,地面部队再精锐,也难以应对伊朗的人力物力。

如果真要打全面战争,以色列主要得靠空军,可空军优势能持续多久,尤其面对一个可能拥有核能力的对手,空袭的风险和效果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以色列把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拉下水,亲自下场干预,几乎是以色列面对伊朗全面对抗时最现实、也可能是唯一的希望,可是美国真愿意跳进中东这个泥潭吗?

从美国传出的声音来看,美国是想和以色列保持距离的,特别是像特朗普这类“美国优先”的政客,最烦打那种看不到头、烧钱打水漂的仗,像阿富汗、伊拉克那种“战略黑洞”更是不想再碰。

特朗普更倾向于做“军火商”和“幕后老板”,让代理人冲前面,自己提供支持,坐收渔利,这样既能消耗对手,又能敲打不听话的地区国家,还不用把自己的老本全搭进去。

美国若陷泥潭,中国是躺赢还是受累?

美国也清楚,伊朗不是软柿子,就算军事上能打烂些东西,彻底征服这个国家太难了,真陷入持久战,不仅耗钱耗力,还会影响美国国内政治,损伤国际声誉,甚至引发更大动荡,威胁全球能源,打击“美国优先”经济政策。

所以美国现在小心翼翼地走钢丝,一边摆出军事姿态给以色列撑腰、给伊朗施压,另一边又拼命劝以色列别把事闹大,特别是别碰伊朗核设施和主要石油设施,就怕局面失控把自己彻底拽进去。

同时这也就引出了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如果美国真的被中东这个漩涡卷进去,对中国来说是躺赢还是受累呢?

在过去有人觉得,美国深陷中东战争,注意力分散了,这不正给中国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能让我们踏实发展二十年,可是这种想法听着挺美,但风险可不小。

要想指望别人摔倒来成就自己,这本身就不靠谱,美国可能还是搞代理人战争,自己损失有限,更要命的是,中东真要全面大乱,特别是霍尔木兹海峡这类地方被封锁,全球经济都会跟着遭殃。

油价疯涨、贸易中断、供应链断裂,这些“附带伤害”对中国这个深度融入全球经济、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来说,是灾难性的。

看看俄乌冲突对欧洲经济的打击就知道,想靠别人家起火取暖,很可能最后烧的是自己家的粮仓,混乱带来的战术便利,远不如和平带来的战略红利。

而且就算美国暂时被中东牵制,它把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这个定位依旧不会变,等中东消停点,美国肯定会掉过头来继续全力对付中国,甚至可能因为在中东消耗了资源,更急于在别的地方找回优势。

战略窗口的另一套打法?

但是如果美国真在中东越陷越深,特别是把航母战斗群这样核心力量搭进去,局面确实可能出现微妙变化,给中国带来某种层面的“窗口期”。

有分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虽然不会派兵去中东,但可能考虑借鉴美国支援乌克兰的方式,给伊朗或者其他反美力量提供“非对称优势”帮助,要知道,我们的导弹技术可比伊朗先进多了,在全球更是排得上名次的。

如果伊朗现有导弹都能让“铁穹”头疼,换上更精准、突防强的,以色列防空系统恐怕更难受,更具战略意义的,是提供能威胁美国航母的反舰弹道导弹,这些都足以让美海军掂量,波斯湾这样高风险水域还敢不敢随便进了。

光是这种威胁的存在,就能极大牵制美军的力量投送,从更高层面看,如果美国在中东消耗大量国力精力,甚至遭受挫折,中国的战略空间无疑会大大增加。

这甚至可能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战略窗口,让我们在处理一些核心问题,比如海峡两岸的统一时,有更多主动权和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到那时,变的就不只是中东,整个亚太乃至全球格局都可能重新洗牌。

当然这种机会伴随巨大风险,美国也清楚这种潜在的困境,所以才拼命避免彻底被拖进去,以色列在国内影响力大,加上生存压力下的强硬,让美国想置身事外很难,再加上俄罗斯也在旁边看热闹甚至可能拱火,局面极其复杂。

如今伊以冲突在中东可是愈演愈烈,各方小心翼翼,又都在算计利益最大化,美国想维护霸权,但实力有点力不从心,打法投机靠代理人,结果却面临被拖入泥潭的风险,并且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相反,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通过经济合作、基建、促和,努力在这片混乱土地上播撒稳定和发展种子,沙特、伊朗加入金砖,哈萨克斯坦核电站项目给中国,都说明中国这种建设者、合作者角色越来越受欢迎。

指望美国在中东打仗给中国送来二十年“躺赢”,是一种过于简单的想法,一个动荡世界对中国没好处,我们真正的底气,从来不是外部混乱,而是自己内部的强大:经济韧性、科技创新、军事现代化。

结语

中东的硝烟也许分散美国注意力,但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不同大国战略思路的差异和效果,美国还在用军事对抗思维维持秩序,结果只会制造更多混乱和敌人,而中国却是试图用发展合作构建秩序。

要知道,在战火之中,谁能带来安宁繁荣,谁才能最终赢得人心和未来,如今美国在中东的困境,也许是时代变局缩影,也让我们更清醒:走自己的路,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才是硬道理。

参考信源

环球时报2020年01月05日 关于美伊如全面开战,中国将再获20年发展机遇期,是这样吗?的报道

凤凰网资讯2020年01月05日 关于美伊如果全面开战,中国将再获20年发展机遇期,是这样吗?的报道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