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不经请示攻打太原卧虎山,杨成武:支持你,不杀你的头

1949年4月,解放军即将发动总攻太原的战役。这时,太原附近有一座叫做卧虎山的险峻山峰,地形复杂,易守难攻。阎锡山曾在此地精心布防,将卧虎山打造为太原东部的屏障,号称它固若金汤,能抵挡500万精兵的攻击。

在准备进攻太原之前,解放军太原总前委深入研究了卧虎山的地理和防守情况。经过慎重分析,他们认为,卧虎山的确地势险要,因此决定采取先攻太原,再攻卧虎山的战略。然而,为了确保进攻顺利,必须先把卧虎山周围的敌人包围起来。于是,第二十兵团司令杨成武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兵团主力的199师。

199师师长李水清接到任务后,毫不犹豫地带领部队迅速行军15公里,来到了卧虎山下。他指挥部队封锁了上山下山的所有通道,准备在太原攻占之时,立即发起对卧虎山的攻击。此时的他心里非常清楚,任务虽然是围困,但当真正进攻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贸然冲击,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因此,他决定先试探敌人的火力布置和防御实力。

在获得情报后,李水清得知敌人约有5000名兵力驻守在山上,附近的火力非常密集,炮楼和要塞如星罗棋布。看起来,这个山头的防守确实相当坚固。而在远处的太原城,零星的枪声已然响起,显然是其他兄弟部队正在借夜色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李水清决定行动。他立即指派侦察科长带领一个连,趁夜色向敌人的一个暗堡发起小规模攻击,以评估敌人的防守状况。侦察科长领会任务,迅速带人突袭一个敌军堡垒。令敌人意想不到的是,守哨的士兵都在打盹,甚至没有发觉警觉。几名战士轻松冲入堡垒,敌人竟然大部分在熟睡中。经过短暂的交火,第一个堡垒就被迅速攻破。

不过,侦察科长并不满足,仅仅取得一次小胜利便迅速带队前往下一个堡垒。这一回,敌人的防线依然脆弱,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拿下。侦察科长回到李水清身边报告说,敌人根本没有反抗力。他将部队守住这两个堡垒后,决定继续回去汇报。

李水清听后,仍然感到不敢完全相信,认为敌人的防守应该不可能如此薄弱。于是,他决定让侦察科长再去摸索其他堡垒,确认是否存在新的情况。同时,他还派二营长带队,继续进行侦察。二营长的队伍再次没有遭遇多少抵抗,不仅迅速占领了两个堡垒,还意外地俘获了敌军一名师长。这个师长正与几名军官在一个碉堡内饮酒,未曾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险。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水清感到极大的惊讶,但也心生一计。他立刻召集政委商讨,分析敌人的薄弱防守情况。他说:“看来敌人真是外强中干,卧虎山并不像阎锡山所吹嘘的那样坚不可摧,实际上很容易攻破。政委,我们是否可以立即发起进攻?错过了这个机会,可能再也难以突破。”

此时,二营长带回的师长俘虏提供了一个关键信息:敌军近期正在加固工事,并计划进行整训,防守还未完全恢复。因此,李水清觉得现在正是进攻的最佳时机。敌人此时正处于防守薄弱的时刻,而再等几天,敌人很可能会加强防御。

然而,按照总前委的作战计划,先攻太原再攻卧虎山,如果此时改变计划,整个战役部署可能会遭遇困难。若进攻失败,那后果将十分严重。尽管如此,李水清决定冒险一试。他相信机会稍纵即逝,若不抓住,未来的进攻将更加困难,伤亡也可能增加。

他毫不犹豫地向上级报告了自己的决定。可是,军部坚持要求遵循既定计划,不能轻易改动。李水清挂了电话后,陷入了深思,心中坚信这一刻是最好的机会。他决定果断行动,告诉参谋长:“我们不再请示了,迅速通知各部队,准备好战斗,凌晨1时准时进攻,一切后果我自己承担。”

部队迅速进入备战状态,并在规定时间准时发起进攻。同时,李水清向上级报告了情况。三小时后,兵团司令杨成武打来电话,质疑李水清是否敢擅自改变总攻计划。李水清坚定地回答:“司令,不需要两天,明天中午我就能攻下卧虎山。如果攻不下来,您撤我职,杀我头。”

杨成武略显惊讶,但笑了,接着说:“好,李水清,这是你说的,但我支持你。如果你成功,我再派200师支援你。记住,机不可失,狠狠打!我等你的好消息。”随后,200师也很快赶到,并迅速投入战斗。

经过几小时的激烈战斗,两支部队联手,最终在第二天中午前攻下了卧虎山,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李水清的果断决策,为太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解放军在这场战争中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发布
安全提示
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在点击“发送语音验证码”后,您将会收到一条来自950开头号码的语音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暂不发送发送语音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