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心理”话】(55)攻克学习难关,助力成长之路

过去,许多家长将孩子成绩明显落后、偏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弱、厌学、不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不参与课堂互动、扰乱课堂秩序等学习困难表现归结为孩子学习不努力、不上进,智商不够用,学校环境差,教学质量不好等原因,却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生理或心理因素。

那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定义

学习困难是指智力正常的儿童在听、说、读、写、算等学习技能的获得与运用上出现显著困难。

书写方面:书写时可能字体不工整,笔画顺序错误,经常写错字或别字;书写速度慢,完成作业或考试时因书写问题耽误时间。

数学方面: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困难,难以掌握运算规则;计算时容易出错,做应用题时不能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注意力方面: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干扰,在课堂上经常走神,做作业时也会频繁分心。

记忆力方面: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效果差,记不住单词、公式、课文等;虽然能暂时记住一些信息,但很快就会遗忘。

患病率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困难的患病率在5% - 15%左右。例如,美国的一些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在儿童中的发生率约为8% - 10%。在中国,相关研究也发现,学习困难的患病率大致在这个范围内。

性别差异

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通常男性高于女性。一般认为男女比例约为2:1。这可能与男女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男女行为期望不同有关。

年龄分布

学习困难一般在儿童入学后逐渐显现,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较为突出。这是因为这个时期孩子开始系统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学习困难的问题更容易被发现。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孩子的学习困难问题可能会有所改善,但仍有一些孩子会持续存在学习困难,甚至在青少年和成年期也会受到影响。

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

1.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一些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儿童的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例如,额叶、顶叶等区域的发育异常可能影响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等,进而导致学习困难。

2.神经递质失衡:身体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对学习和认知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当这些神经递质失衡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情绪调节和学习动力,引发学习困难。

心理因素:

1.情绪问题: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问题会干扰孩子的学习。例如,考试焦虑可能导致孩子在考试时无法集中精力,发挥失常。

2.学习动机和兴趣缺乏:如果孩子对学习缺乏内在的动力和兴趣,就容易在学习中表现出消极、被动的态度,难以投入足够的精力,从而导致学习困难。

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氛围,如父母经常争吵、家庭关系紧张,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影响学习。不当的教育方式,如过度溺爱或过于严厉,也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学校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孩子,可能使孩子难以理解学习内容。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如遭受校园欺凌,会让孩子对学校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影响学习。

其他因素

1.生理健康问题:长期的身体疾病,如慢性疾病、睡眠障碍等,会使孩子身体不适、精力不足,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学习技能缺陷:孩子在阅读、书写、计算等学习技能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或缺陷,如阅读时的解码能力不足、书写时的手眼协调能力差等,也会导致学习困难。

预防方法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采用民主、科学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和学习。

•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从幼儿期开始,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如规律的学习时间、专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阅读习惯等。

• 关注孩子身心发展: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和发育评估,及时发现孩子在身体、心理或认知发展方面的问题,并给予适当干预。同时,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治疗方法

医学干预:对于由神经发育障碍、心理疾病等引起的学习困难,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等,改善大脑功能。

• 教育干预:针对孩子的具体学习困难,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如对于阅读困难的孩子,可进行专门的阅读训练;对于数学困难的孩子,采用针对性的数学辅导方法。同时,教师可在课堂上调整教学方法,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和支持。

• 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孩子解决情绪问题,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学习信心。如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孩子认识和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可开展家庭治疗,改善家庭互动模式,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支持。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综合运用医学干预、教育干预、心理干预等多种手段,加强多方合作(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合作)为学习困难的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干预效果。

及时干预学习困难的意义

对个体的意义

• 提升学业成就: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业发展和职业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 增强自信心:当学生能够成功克服学习困难,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 促进身心健康:学习困难得到解决,有助于减轻学生因学习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同时,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利于身体健康,形成良性循环。

对家庭的意义

• 缓解家庭压力:孩子学习困难往往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治疗学习困难可以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减少家庭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促进亲子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家长积极参与,与孩子共同面对困难,有助于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建立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对社会的意义

• 提高人才素质: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才素质和竞争力。

• 减少社会问题:学习困难若得不到及时解决,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辍学等问题,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治疗学习困难有助于减少这些社会问题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来源: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