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等三国为什么突然承认巴勒斯坦国?大势所趋,历史使然!

5月22日下午,挪威、西班牙和爱尔兰这三个欧洲国家出人意料地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并且这一决定将在5月28日正式生效。这一举措迅速引起了全球舆论的广泛关注。为何这三个国家会突然做出这一决定?从多个角度来看,这不仅是世界局势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这三国历史背景的深刻体现。

一、欧美对巴勒斯坦的最初态度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入侵巴勒斯坦,迫使犹太人离开故土,开始流散至世界各地。随着公元622年阿拉伯人击败占领巴勒斯坦的罗马人,将这片土地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阿拉伯人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繁衍生息,并在此地定居长达千年之久。19世纪,随着“犹太复国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犹太人陆续涌入巴勒斯坦地区,他们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上重建自己的家园。而这个运动也得到了英美等欧美大国的支持。由此,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愈发激烈。

欧美国家忽视了犹太人已离开巴勒斯坦两千多年的事实,也无视阿拉伯人在此地区已经安居乐业的历史,强行要求阿拉伯人让出部分土地。1922年,英国凭借国际联盟赋予的权力,开始管理巴勒斯坦,并按其意愿将巴勒斯坦地区强行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完全被犹太人占据。1947年11月,英国提议并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未来处理问题的第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和阿拉伯两国。可是,这一决议不仅严重忽视了阿拉伯人多年的生活基础,而且在领土分配上也极为不公,令阿拉伯世界强烈反对。然而,尽管遭遇反对,欧美国家依旧施加压力,最终以色列成功建立了国土,这一举动导致了五次中东战争的爆发。

在这些战争中,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组织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获得了包括阿拉伯国家、中国和苏联等国的支持。而欧美国家则始终偏袒以色列,提供武器、技术等支持,致使阿拉伯国家在五次战争中屡遭失败。最终,以色列不仅获得了比联合国决议更多的领土,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也陷入了更加困顿的境地。这一切表明,巴勒斯坦国家无法自立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欧美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以及对巴勒斯坦的长期不公平对待。

二、《奥斯陆协议》后欧美态度的转变

1993年,在挪威的斡旋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经历了长达14个月的秘密谈判,并最终签署了《奥斯陆协议》。该协议的目标是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防止武装冲突的进一步升级。尽管协议未能为巴勒斯坦带来持久和平,但它标志着欧美国家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态度的显著变化,尤其是在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欧美国家的这一态度并非偶然。

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来,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生活困苦,失业率始终高企,贫困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加沙地区,曾一度出现超过80%的贫困率。如此严峻的局势引发了全球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广泛关注。欧美国家在国内民众舆论的压力下,开始对巴勒斯坦政权进行援助。此外,随着苏联解体以及海湾战争的爆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失去了重要的国际支持,几乎成为阿拉伯世界最弱势的力量。为了提升自身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并促进巴以和解,欧美国家加大了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援助力度。

1993年之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资助主要来自苏联和阿拉伯国家,但自奥斯陆协议签订后,欧美世界的援助力度显著增加。1994至2020年期间,欧盟和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对巴勒斯坦的援助总额达到了405.8亿美元,其中欧盟提供的援助为76.91亿美元,美国单独的援助更是高达57.47亿美元。美国还曾多次推动巴以双方的和解,奥巴马总统更是亲自访问巴勒斯坦,试图推动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欧美国家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并非偶然,而是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外交战略的一部分。

三、三国特殊的历史背景

挪威、西班牙和爱尔兰之所以成为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先锋,也与它们独特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谈爱尔兰。爱尔兰曾长期被英国殖民,和巴勒斯坦的历史极为相似。尤其是在1845年至1850年间,爱尔兰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饥荒”,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于饥荒或流亡。这段历史经历深深烙印在爱尔兰民众的心中,使他们对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产生深切的共鸣。早在1980年,爱尔兰便是欧盟中首个呼吁建立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并且在欧盟国家中最后一个允许以色列设立大使馆的国家。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共情,爱尔兰在当前的巴以冲突中,毫不犹豫地支持巴勒斯坦国的独立。

西班牙的立场则与其法西斯历史息息相关。1939年,西班牙在弗朗哥的独裁统治下与德国纳粹保持紧密关系,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协助纳粹侵略苏联。由于西班牙与法西斯的联系,长期以来它与以色列保持着较为冷淡的外交关系。直到1986年,西班牙与以色列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西班牙作为巴勒斯坦独立的支持者,其立场显然与其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挪威则一直致力于巴以和解的推进。二战后,挪威积极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和平进程,并且发展出了“和平学”这一研究学科,致力于探索如何根除暴力、促进和谐。1993年,《奥斯陆协议》便是在挪威的推动下签署的。挪威不仅倡导巴以和解,还深知巴勒斯坦独立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因此它支持巴勒斯坦的国土主权,顺理成章地成为支持巴勒斯坦独立的国家之一。

文史君感言

巴勒斯坦国的独立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曲折的过程。自“犹太复国运动”起,欧美国家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一直受到质疑,尤其是在五次中东战争后,巴勒斯坦人道主义危机愈加严峻。欧美国家在全球舆论的推动下,开始逐渐转变立场,尤其是在《奥斯陆协议》签订后,欧美对巴勒斯坦的支持逐步加大。如今,随着加沙地区的暴行激起欧美民众的强烈反应,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等国顺应舆论趋势,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合法地位。这不仅是这三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支持巴勒斯坦独立的全球潮流的体现。

---

参考文献:

- 安峥:《欧洲三国缘何承认巴勒斯坦国》,《解放日报》2024年5月23日;

- 陈天社,杨效锟:《奥斯陆协议后的巴勒斯坦国际援助及其后果》,《郑州大学学报》2024年第57卷第2期;

- 季国兴,陈和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作者:浩然文史·史海寻珍)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