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架神秘货机飞入伊朗领空后消失于雷达,西方媒体炒作中国军援之际,白宫却罕见公开澄清:没有证据。
中东战云密布,霍尔木兹海峡风高浪急。当以色列空袭德黑兰的硝烟尚未散去,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莉·莱维特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抛出了一条令全场意外的声明:“我们目前没有看到中国可能向伊朗提供军事援助的迹象。”
几乎同时,英国《每日电讯报》大肆渲染“三架 中国波音747货机飞往伊朗途中神秘消失信号”,暗示北京正在秘密输送军火。西方舆论场一时风声鹤唳,仿佛中国军事介入中东只差一个“实锤”。
然而真相揭晓时却令战争贩子们大失所望——这些货机装载的不过是卫星电话、移动医疗站和净水设备,是中方对伊朗的人道主义援助。
白宫为何突然表态
莱维特的声明绝非偶然外交辞令。在特朗普宣称“两周内决定是否对伊朗动武”的敏感时刻,此番表态暴露了华盛顿的战略焦虑。
美国鹰派势力正蠢蠢欲动。前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林公开鼓噪:“必须迅速解决伊朗问题,才能腾出手来应对中国。” 这种论调将中东局势与大国竞争捆绑,企图制造东西方对抗的叙事。
然而现实给了一记响亮耳光。当美国情报机构地毯式搜索后,不得不承认找不到中国军援伊朗的证据。这种窘境与俄乌冲突初期如出一辙——当时美国同样炒作中国军援俄罗斯,最终同样查无实据。
更让华盛顿难堪的是,中国对伊朗的支援正以另一种形式展开。就在6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一天内连续与伊朗、以色列、埃及、阿曼四国外长通话,紧急铺设外交灭火通道。
货机谜团背后真相
三架波音747引发的猜疑链,暴露出西方对中国行动的过度解读。这些民航货机关闭应答器进入冲突空域,是国际航空安全的常规操作。
“用民航机运军火?这违背基本军事常识。”一位航空物流专家点破要害,“波音747货舱容积根本不适合大批量武器运输,且经济成本极高。” 更何况飞行轨迹清晰显示,机组特意绕开交战热点区域,直奔德黑兰民用机场。
中国驻伊朗公民的安全才是首要考量。冲突爆发后,中方紧急撤离了超过2000名在伊朗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商贸人员。那些被西方炒作的“神秘货物”,实则是为留守人员准备的生存物资。
在德黑兰大学宿舍区,刚收到中国援助卫星电话的留学生阿米尔告诉笔者:“当导弹来袭时,是这部电话让我联系上撤侨工作组。”人道援助的价值,远胜于火上浇油的军火。
伊朗真正想要什么
耐人寻味的是,德黑兰对军事援助的诉求相当克制。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面对中文媒体镜头时,特意强调中国的三重身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上合组织核心成员、金砖国家创始国。
“中国的支持比军火更值钱。”巴加埃的这句话揭示出伊朗的真实战略——他们需要的不是几枚导弹,而是国际合法性背书。
为争取这张“护身符”,伊朗罕见地连续五天公开声明“不发展核武器”,甚至主动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入境。德黑兰决策层清楚:在以色列F-35战机面前,再多导弹也难言胜利;但在联合国讲坛上,道义高地才是终极防御。
当伊朗革命卫队高级将领遭定点清除后,德黑兰向北京递交的不是军购清单,而是安理会行动请求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安理会发言中直击要害:“任何国家主权不容侵犯”——这句话被国际媒体视为送给伊朗的外交盾牌。
中伊关系的实质
撕开西方渲染的军事同盟假象,中伊合作本质是能源与发展的共生关系。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伊朗日均对华出口原油150万桶,占其总出口量的80%。中国港口的储油罐里,滞留着价值17亿美元的伊朗原油。
翻开2023年签署的《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军事互助条款被明确排除。取而代之的是能源、基建和非传统安全合作。恰巴哈尔港太阳能电站的太阳能板、中伊铁路的钢轨,才是两国合作的真实注脚。
中国在中东的布局始终围绕经济主线。当美国航母战斗群驶向波斯湾时,中国铁建中标阿曼至也门海底光缆工程的消息震动国际基建市场;华为在迪拜航展亮相的星链级通讯设备,正破解北约七层加密信号。
布鲁金斯学会中东问题研究员萨缪尔·查拉普看得透彻:“中国通过‘经济绑定+外交调解’维护利益,既避免军事介入激怒美国,又保护一带一路项目。” 这种务实策略让中国在中东棋局中游刃有余。
美国内部的矛盾与困境
华盛顿的战争机器遭遇了内部制动。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宣称伊朗接近拥核,却惨遭自己任命的国家情报总监海莉·加巴德打脸——三个月前她刚在参议院保证伊朗未重启核武计划。
这种情报系统的分裂,让人联想起2003年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闹剧。五角大楼与白宫的立场温差,让军事决策陷入泥潭。尽管F-22战机已部署中东,特朗普却连续三次叫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进攻计划。
更让白宫焦虑的是经济连锁反应。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警告已使国际油价突破130美元,直击美国通胀命门。若海峡遭封锁,中远海能的油轮绕行好望角将使运费暴涨,推升全球能源价格。
盟友体系的裂痕同样致命。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反对武力推翻伊朗政权,沙特拒绝美军使用其基地,特朗普强推的“中东北约”尚未成型便已崩解。美国在中东的号召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