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北苑街道达富苑小区的步道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迈着轻快的步伐开始每日晨练。“高叔,早啊!”“遛弯儿呢,高叔!”一路上,邻里的问候声此起彼伏。老人笑容满面,声音洪亮地回应:“早!都好着呢!”
大家口中的“高叔”,就是71岁的老党员高书海。退休15年来,他将志愿服务变为一种生活习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成为社区里人人称赞的“志愿先锋”。
“银发” 显担当 余热生辉暖民心
2010年,高书海从工作岗位退休,本可以安享清闲的他,却选择继续在社区服务中发光发热。“我是一名老党员,退休了更要冲锋在前,为社区做点实在事。”带着这份初心,他将“党员身份”与“社区责任”紧密相连,一头扎进社区志愿服务中,开启了从“岗位”到 “社区”的责任接力。
寒来暑往,高书海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清理堆满废弃杂物的车棚时,他不怕蛛网灰尘,弓着腰钻进角落,把陈年旧物一件件清理出来;铲除楼道顽固“牛皮癣”时,他蹲在地上,耐着性子一点一点清理,手腕酸了也不停歇;每逢社区周末大扫除,他更是抢着搬运重物、清理卫生死角,汗水浸湿衣衫也毫不在意。“高叔,歇会儿吧!”面对邻居的关心,他总是笑着摆摆手:“活动活动筋骨,挺好。”
雪后清晨,当达富苑小区还笼罩在夜色中,“嚓嚓”的铲雪声已在楼下响起。雪后路滑,想到小区里老人多,高书海便早早顶着寒风,带着扫帚、铁锹出门。从单元门口到人行便道,再到易打滑的拐角坡道,高书海浴“雪”奋战,常常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看着大家出门走得稳当,我这心里才踏实。”邻居高阿姨感慨:“雪天出门,看见老高扫出来的道儿,心里又暖又安心。”
默契“夫妻档” 志愿路上的双倍坚守
高书海在志愿服务路上的长久坚持,离不开老伴的默默支持与默契配合。从亲密无间的家人到“并肩作战”的志愿伙伴,他们把家庭的幸福延续,编织成奉献社会的坚定信念。
参与街道“等灯 等灯”交通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是高书海坚持多年的“固定项目”。无论酷暑烈日当头,还是寒冬冷风刺骨,他始终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执勤岗位上,手持引导旗,耐心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遵守交规、注意安全。
高书海参与社区周末大扫除
这项需要长时间值守的服务,催生了温暖的“夫妻档”——半天的执勤时间里,高书海在路口专注引导,老伴则在家中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装进保温桶准时送到点位;交接班时,一个递过餐盒,一个接过引导旗,相视一笑间尽是无需言说的默契。“有时候社区安排的任务我抽不出时间,就让爱人替我顶上,她办事我放心,准能圆满完成。”
从风雪后挥帚开路的“破冰者”,到专挑重担的“老黄牛”,再到社区平安的“守护者”……他用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用十余年如一日的平凡坚守,诠释着“银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的深刻内涵。说着最朴实的话,干着最实在的事。高书海始终坚信:“社区是咱共同的家,只要人人都添把力,住得就更舒心,邻里关系也更和谐。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