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岛地处俄罗斯与日本之间,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俄罗斯掌控北方四岛,实际上就像在日本家门口停放了四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这大大增强了对日本的威慑力。若日本控制北方四岛,则会对俄罗斯的千岛群岛和远东地区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会限制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从鄂霍次克海进入太平洋的自由航行。
正因为如此,双方都不愿轻易放弃对北方四岛的控制权。那么,这片争议领土究竟该归谁所有?为何两国始终难以达成共识,争执不断?
早在17世纪60年代,俄国渔船便频繁前往千岛群岛的水域捕鱼作业。随后,俄国加紧行动,强迫部分千岛群岛上的原住居民加入俄国国籍,将这些岛屿逐步纳入沙皇俄国的领土范围。到了18世纪初,日本也开始加强对千岛群岛的开发力度。两国在争夺这些岛屿的过程中,爆发了多次冲突。考虑到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双方选择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最终以伊图鲁普岛与乌鲁普岛之间的海峡划界,北部岛屿归俄国,南部归日本,北方四岛便划归日本管辖。
19世纪,借助清朝日益衰弱的局势,俄国大肆扩张领土,夺取了大量清朝土地,其中就包括我国最大的岛屿库页岛,面积达76400平方公里。日本对俄国独占这块战略肥肉自然不满。沙俄为了确保库页岛归自己所有,与日本达成利益交换协议,将整个千岛群岛让渡给日本,换取日本承认库页岛为俄国领土。那时日本正觊觎中国东北地区,因此接受了沙俄的条件。
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为说服苏联加入对日作战,美国总统罗斯福承诺将日本占领的千岛群岛割让给苏联。二战结束后,苏联迅速占领了千岛群岛。日本作为战败国,无法推翻美、苏、英三国在雅尔塔协议中做出的安排,但日本坚称北方四岛不属于千岛群岛范围,因此不应适用雅尔塔协议,要求俄罗斯归还这四座岛屿。俄罗斯则将北方四岛称作“南千岛群岛”,视其为千岛群岛的组成部分,认为依据雅尔塔会议,北方四岛理应归苏联(现俄罗斯)所有。
二战结束后,日本一直没有放弃索回北方四岛的诉求。起初,苏联态度极为坚决,坚决拒绝归还,凭借其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几乎无力反抗。1960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出人意料地改变了态度,表示愿意归还北方四岛中的齿舞群岛和色丹岛两个岛屿。此举在当时引发巨大轰动。
不过,赫鲁晓夫提出归还这两岛的前提,是要求驻日的所有外国军队全部撤出日本。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本土实行控制,制定新宪法,禁止日本组建军队,限制其发展航母、远程导弹和核武器,令日本在军事上完全依赖美国保护。同时,麦克阿瑟的改革和美国援助,帮助日本迅速走出战争阴影,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富裕国家,但这也让日本在经济上对美国依赖极深。
因此,当时的日本想赶走驻扎本土的美军,基本是痴人说梦。日本无力让美军撤离,只能无奈拒绝赫鲁晓夫的条件,虽然拒绝了,但从未放弃收复北方四岛的目标。
1991年,受内外多重压力影响,苏联最终解体,分裂成15个独立国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绝大部分领土和遗产,其中就包括日本觊觎的北方四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选择走亲西方路线,试图融入西方体系。然而,西方国家表面友善,实则并未真正接纳俄罗斯,许多援助承诺未兑现,同时北约不断东扩,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俄罗斯经济持续下滑。
1999年12月,时任总统叶利钦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将总统职位交给了普京。普京执政初期,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而此时的日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了获得日本经济支持,普京提议归还北方四岛中面积最小的齿舞群岛和色丹岛,总面积仅占北方四岛的7%。
如果日本接受此方案,意味着承认国后岛和择捉岛归俄罗斯所有,不再继续争议。但日本坚持北方四岛全部属于日本,拒绝为区区7%的领土利益放弃剩余部分,谈判最终破裂。
之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俄罗斯通过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获得巨额收益,顺利渡过经济低谷。经济复苏后,俄罗斯态度趋于强硬,不再愿以土地换取援助。普京曾公开表示:“俄罗斯虽然领土辽阔,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明确表明北方四岛绝不会归还日本。日本想要收回北方四岛,路途愈发艰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