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运河的粼粼波光与《西游记》的奇幻世界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淮阴师范学院教授、《西游记》研究专家蔡铁鹰,河北大学教授韩田鹿,人民电竞副秘书长周晔,扬州大学教授李徽昭等学界大咖齐聚淮安图书馆,以“运河文化与西游IP的深度对话”为主题,展开了一场跨越古今的思想盛宴。
蔡铁鹰携新著《大运河与〈西游记〉》惊艳亮相,首次系统揭示了这部文学巨著与运河文化的血脉渊源。他指出,生长于淮安运河畔的吴承恩,将流淌在运河两岸的民间传说与市井风情巧妙编织进创作之中——从唐僧“江流儿”的身世之谜,到观音得道的泗州古城传说,无不浸透着运河文化的滋养。蔡铁鹰还现场揭秘孙悟空形象与淮河水怪“无支祁”的渊源,指出唐代黄河夺淮引发的水患传说,为孙悟空注入了“魔性”与“反抗精神”的文化基因。
韩田鹿则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盛赞吴承恩以其超凡的想象力与独特的幽默感,“吴承恩笔下的西游世界,实则是运河市井生活的奇幻映照。”韩田鹿认为,孙悟空身上有着鲜明的市民特质,其江湖行走时的机警老练,与《水浒传》中武松识破孙二娘毒酒的桥段如出一辙,这些都是运河沿岸市井智慧的生动写照。
周晔将目光投向数字时代,以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例,阐释经典IP的现代转型。他指出,从文学到影视再到游戏,孙悟空形象的每一次蜕变都是时代精神的镜像。他说,今天的“黑悟空”既承载着创伤记忆,又融合了技术隐喻与审美异化,折射出数字时代人类对身份认同与虚实界限的哲学思考。“赛博大圣”的内核始终是人们对自由、勇气的追求。他特别提到游戏中隐藏的“淮安榷关”元素,展现了传统文化在虚拟世界的新生。
面对短视频、国潮等新兴媒介的挑战,如何以《西游记》为桥梁,创新讲述运河故事?蔡铁鹰强调“传承需与创新并重”,让经典永葆活力;韩田鹿主张深挖文本中的文化生长点;周晔则建议通过技术赋能构建一个“重走西行路”的沉浸式体验空间。专家们认为,要想实现经典IP的深度转化,除了通过史料来回望历史,更要让年轻人不把传统当作教材,从文化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共创者,将运河沿岸的文旅打造成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开放世界”,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记者 周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