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政坛风云再度激荡。2025年7月10日,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打破了长期的政治僵局,首次启用“总统提款授权”,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一罕见举措不仅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在俄乌冲突政策上的重大转折,更彰显了他以强硬姿态介入国际危机的坚定决心。
面对共和党内部的重重阻力和俄乌战局的急剧升级,特朗普毅然亮出了“总统特权”的利剑,为复杂多变的乌克兰局势注入了新的变数。自从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政府在对乌援助问题上一直深陷内部分歧,共和党内部对于持续援助乌克兰的态度存在显著分歧。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等保守派领导人,曾以边境安全等议题为由,坚决阻挠国会通过任何大规模援乌法案。
然而,近日聚光灯下的特朗普仿佛焕然一新。在7月8日的白宫演讲中,他罕见地使用“胡说八道”一词公开怒斥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是多年来首次见到如此直白且强硬的言辞。世界各地的新闻头条纷纷震惊,纷纷惊呼特朗普对俄态度完成了惊人的180度大转弯。
但讽刺的是,仅在几天前的7月2日,同一位总统却悄无声息地签署了一道命令,解冻了高达1500亿美元的俄罗斯资产,允许12家俄罗斯核心银行恢复部分业务,甚至批准了俄国民用核能出口的相关许可。克里姆林宫对此表现得异常冷静,视这不过是特朗普“先甜后辣”的老套路。俄方发言人轻描淡写地回应称,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只会让冲突无限延续。
真正尖锐的回应来自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他直言不讳地表示:“无需理会这些动作,我们会按自己的计划坚定前行。”这也暴露出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的矛盾态度,既有强硬表态,又夹杂软弱动作。
其实,这种矛盾言行并非首次出现。去年,一段他作为总统候选人在私人筹款活动上的录音曝光,录音中他夸口如何当面威胁普京,称只要俄军敢侵犯乌克兰,他将“摧毁莫斯科”。不过,普京对此并不买账。那段录音无意中揭示了一个事实:特朗普夸张的言辞与其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这些“狠话”更像是说给自己人听的戏码。
再来看他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戏剧性同样十足。美国政府刚刚冻结了准备运往乌克兰的30枚“爱国者”导弹,随即又引发轩然大波,几天后特朗普宣布立刻交付10枚。更令人注目的是,他还动用“总统提款授权”,绕开国会准备追加3亿美元军援,援助清单中据称包括“海马斯”精确制导火箭弹。这被视为他重返白宫后,给乌克兰递出的第一份“免费午餐”。
但乌克兰方面心知肚明。总统泽连斯基口头上虽然表达感谢,私底下却非常清楚,这10枚“爱国者”导弹恐怕撑不了一个晚上。如今,俄罗斯空袭可动用700多架无人机及导弹,这一数字还在快速攀升,基辅的防空系统已超负荷运转。就像给一位快渴死的人递上一瓶盖水,远远无法缓解燃眉之急,反倒更像是象征性的施舍。
泽连斯基的真正期待是拥有20到25套“爱国者”防空系统,才能为乌克兰主要城市撑起稳固防护伞。相比之下,这批导弹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际战斗力。
除了军事援助,特朗普还扬言将对俄罗斯实施“核弹级”制裁。这一“杀手锏”是一项由国会两党共同提出的法案,计划对所有进口俄罗斯石油和铀的国家征收高达500%的惩罚性关税。举例而言,一笔5亿美元的俄罗斯原油订单,成本将瞬间飙升至30亿美元。
有趣的是,这项法案几个月前由共和党鹰派领袖格雷厄姆提出,但一直被特朗普压制,他甚至私下向德国总理抱怨制裁“太过严厉”。然而,当普京态度强硬、誓言不放弃乌克兰目标并发动新一轮空袭后,特朗普的立场迅速转变,公开宣布“无论法案是否通过,我说了算”,这把曾被雪藏的大刀,瞬间成为他最重要的谈判筹码。
制裁的阴影让所有国际棋手心头一紧。中国和印度这类俄罗斯石油的重要买家首当其冲。消息称,中国近期不仅增加了250万吨俄罗斯原油采购量,并且全额用人民币结算,还参与了俄罗斯远东油田项目的股权合作。这无疑是在美俄之间构筑一条“去美元化”的能源通道,意图规避制裁风险。
欧洲盟友们同样忐忑不安。德国表态愿意协助乌克兰采购防空系统,但法国去年被曝曾秘密大量购买俄国石油,特朗普的连带制裁威胁令涉及俄罗斯能源的欧洲企业深感压力。
归根结底,特朗普这场“暴怒”背后,三分演给普京看,七分是应付国内压力。国会两党对俄罗斯空袭愤怒高涨,已有84名参议员联名支持制裁法案。特朗普曾在竞选时承诺“24小时结束战争”,半年过去承诺仍未兑现,选民耐心逐渐消耗,他迫切需要展示一些成果。
于是他公开怒斥普京,批准象征性军援,同时挥舞那把威力强大的制裁大刀,这一切都是向美国公众证明自己行动力的表演。而这10枚导弹和高额关税,更多是他谈判桌上的新筹码。
尽管特朗普的军事援助缓解了乌克兰的燃眉之急,但很难根本扭转战场态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坦言,西方武器的“人为短缺”导致乌军丧失主动权。在这场喧嚣的大戏落幕后,真正的代价依然在乌克兰土地上持续支付。
特朗普首次动用总统特权援助乌克兰,短期内为乌克兰注入防御能力,但从长远看,却可能加剧地缘政治的复杂不确定性。如果俄罗斯感知其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极有可能升级军事行动,甚至强化核威慑。而美国持续援助的可持续性,仍受制于国会拨款和国内舆论的变化。
更为深远的是,特朗普以单边行动重新定义美俄博弈规则,这或将迫使欧洲盟友加速军事自主进程,从而改写全球安全格局。这场“亮剑”行动背后,折射出的是权力平衡的微妙博弈,也是国际秩序在动荡中寻求新稳定的缩影。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特朗普说北约将为援乌武器掏钱》——新华网
《特朗普将首次动用“总统提用权”!》——闽南网
《大转弯,特朗普或首次动用总统授权为乌克兰提供3亿美元军援》——界面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