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导弹发射,一普通士兵听到声音异常,立即叫停:导弹有问题

“暂停发射,立即安排人工检查导弹的发射系统!”2016年,在贵州一个偏远的山林深处,王忠心急促地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那天,整个团队正在进行军事演习,而就在准备发射导弹的关键时刻,王忠心突然听到了一道不寻常的电流声,几秒钟后又响起了第二次,这令他心头一紧。经过短暂的思考,他立刻做出了决定。

“可我们只剩下十分钟了。”一名工作人员焦急地说道。大家都知道这次演习机会难得,谁都不想错过,尤其是在刚才已经完成了三次测试,谁能想到这些测试竟然全都出现问题?

王忠心没有回应,他目光凝视着已架设好的导弹发射架,眉头紧锁,心情沉重。

随着紧张的气氛弥漫开来,很多人开始担心此次演习是否会顺利进行。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常有,错过实在可惜,而刚刚第三次测试的各项指标都显示一切正常。可是,疑问却依旧困扰着在场的每个人。有些人悄悄地对王忠心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他不过是一个中专毕业的技术员,和那些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精英相比,他的能力又能有多强呢?

王忠心的判断是否准确?发射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这一切都成了未知数。

2016年,随着我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动,多个地区开始进行实战化军事演习,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并展示中国的军事实力。为了提升海陆空三军的作战能力,中央决定在贵州地区举行一场导弹发射演习,检验导弹的威力与精确度。

在相关军区的精心组织下,一辆装载着导弹的20轮巨型卡车穿越曲折的山区道路,进入贵州深山老林中,准备进行这次导弹发射实验。

王忠心,这位已经在导弹监测岗位上工作了27年的老兵,自然也参与了这次演习。

27年来,王忠心亲自指挥发射了超过2000枚导弹,他总是以比平时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演习。过去二十多年里,他没有一次差错,甚至培养了几位出色的旅长。像王忠心这样经验丰富、从未出过差错的老兵,在部队中堪称“国宝”。因此,许多人都对他充满敬意。

有了王忠心的带领,大家也都心里踏实了不少。

随着导弹发射车到位,一切都进入了正常的发射程序。每个人都在仔细检查导弹发射的各项设备和预定位置,等待最后的命令。此时,心跳仿佛与导弹的发射节奏同步,所有人都清楚,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然而,就在导弹即将发射的一瞬间,班长王忠心突然举手示意停下:“电流异常,重新测试!”

王忠心一直在密切监测导弹发射前的电流水平,突然,一阵异样的电流声划破了空气,指针也在极短的时间内跳动了一下。凭借多年的经验,他立刻判断出发射系统可能存在问题,必须立刻停下来。

然而,随着“敌方”船队的逼近,其他人显得有些焦急,不得不再次进行测试,但测试结果却与之前一样,电流依旧异常。王忠心再次眉头紧锁,命令再次发出:“重新检测!”

大家纷纷感到困惑,不明白王忠心究竟察觉到什么问题,只知道如果此时再不发射,最佳时机就要错过了。

“老班长,再不发射,我们就来不及了。”刘立民,也是一名测控员,不禁插嘴道。

王忠心耐心地解释:“仔细听,这电流声音绝对不正常!”他明白刘立民的心情,但凭借自己的经验,他知道这种微妙的变化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种经验,外人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

在王忠心的坚持下,第三次测试再次进行,这一次,电流声消失了。刘立民稍微松了口气,但还是表示:“山里的湿度、磁场或空气变化都可能影响电流,刚才的异常可能只是环境因素,现在看来已经没有问题了。”

但王忠心依然没有放松警惕。尽管他明白刘立民说的道理,但他心里仍然充满疑问,难道这么巧合,问题竟然刚好出现在发射前?

经过深思熟虑,王忠心最终决定暂停发射,关闭测控系统,转而采用人工检测。虽然时间所剩无几,但他觉得如果不采取这种谨慎措施,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大家不要着急,我会承担责任。”王忠心清楚,在这紧要关头,只有大家的团结协作才能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此时,总指挥副旅长赶了过来,见状急问:“导弹怎么还没有发射?出了什么问题?”

王忠心立刻将情况如实汇报,副旅长听后,毫不犹豫地下令:“立刻停止所有智能检测设备,由人工进行全面检查。”

副旅长显然非常信任王忠心的判断。听到这个命令,大家终于放下心来,关闭了检测系统,纷纷投入到人工排查工作中。

在王忠心的带领下,他很快找到了电缆故障的根源,准确无误地找出了问题所在。其他工作人员都为王忠心的专业水准感到惊讶,毕竟他们中许多人都是名校毕业,而这位老班长凭借自己的经验,一下子就发现了他们忽略的细节。

如果没有王忠心,这枚导弹很可能已经发射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副旅长见状,不禁轻笑两声,转身对在场的人员说道:“要说这次问题的发现,还是得靠你,老班长。你从来没有出错,这正是我最佩服你的地方。”

这番话令所有人感到困惑,不明白副旅长为何在这种紧张时刻还能表现得如此轻松,但他的话其实深藏着深意。

“其实,这次的故障是组织对你们的考验。”副旅长解释道。原来,大多数年轻人员刚进入部队,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经验。为了“磨练”他们,组织故意设置了这个“难题”,看他们是否能从理论走向实践。最终,王忠心凭借多年的经验,再次成功发现了问题。

这次试验的结果让所有人深刻认识到,知识和实践必须相辅相成,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真正应对战场上的复杂局面。

最终,副旅长下令关闭超高频电磁干扰,王忠心重新检查了电流,确认恢复正常后,终于放下了心。

在修复了故障之后,王忠心下令恢复发射准备。随着导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成功击中目标,整个演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战斗的号角响起,双方迅速进入演习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忠心不仅成为了火箭军的“兵王”,还成了后辈们心中的楷模。

2020年5月15日,王忠心终于光荣退役。虽然他离开了部队,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每一位士兵。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差错的记录,成为了军队永不褪色的标杆。

王忠心的故事,让每一位士兵都明白:做事要有王忠心一样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不负使命,立足岗位,创造不朽的传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安全提示
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在点击“发送语音验证码”后,您将会收到一条来自950开头号码的语音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暂不发送发送语音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