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失去耐心,俄乌冲突打到第4年,美才发现:中国才是真高明

特朗普再次当选后,对俄乌冲突的处理手法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他承诺要快速结束这场冲突,但其策略却显得既鲁莽又无效。

先是抛出“50天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签署和平协议,不然就要对与俄贸易的国家征收100%关税。同时,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更大批、更先进的武器援助。然而,美俄贸易额自2014年后已大幅缩水至30亿美元/年,100%关税更像是在挠痒痒。

西方过去四年的大规模军援未能改变战局,反而延长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时间。

普京不仅没有被吓倒,反而加大了军事攻势,系统性打击乌克兰的能源交通枢纽,并表示特朗普的通牒反而坚定了他的决心。

相比之下,中国的立场简单明了:劝和促谈,保持中立。不提供致命性武器,不拱火浇油,不搞选边站队或最后通牒。西方曾嘲笑这种做法软弱、不负责任。

但是,随着战争持续,中国的方法逐渐显现价值。中国成为唯一未卷入冲突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能与俄、乌双方保持沟通和良好关系。

俄罗斯依赖中国经济支持来对抗制裁,乌克兰则希望中国能在调停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避免了无谓消耗,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科技上的稳步前进。

中国的策略还帮助它树立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全球多边场合呼吁和平,强调尊重主权领土完整,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

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赢得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信任和支持。

当美国深陷泥潭,试图寻找出路时,中国开辟了自己的道路,展现了务实、可持续和长远的战略思维。这不仅是对当前国际局势的一种智慧应对,更是对未来世界格局的一种前瞻布局。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在处理俄乌冲突中的不同策略,我们看到了一个超级大国单凭武力和威胁就能主导世界的旧时代正在远去,而一个多极化的新秩序正在形成。

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安全提示
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在点击“发送语音验证码”后,您将会收到一条来自950开头号码的语音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暂不发送发送语音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