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功能化、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对服装的价值观、审美观也呈现出很大的个性差异。因此,服装设计也成了一个复杂,难以把握,又永无止境的领域。由于人们求新求变,又愿意尝试独具风格、与众不同的服装,对服装的功能设计和个性化色彩的要求自然也水涨船高。因此,很多设计师的关注点已经不限于服装的样式和风格,而是开始在服装的基本设计理念上寻求突破。
说到服装基本设计理念的突破,著名科幻小说《三体》里的多媒体服装就是一个例子,所谓的多媒体服装,就是服装像屏幕一样可以显示并随意切换动态图案,一件衣服可以切换为皮草,可以切换为西装,也可以是“自由想像”的样子。当然,目前这种服装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是在服装设计领域,总有一些设计师在服装基本设计理念上寻求突破,最近小编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方案——“模块化拼装设计”。
这个设计方案来自服装设计师毕然(RAN BI),设计思路是:服装的各个部分都是具有独立风格的模块,模块之间采用统一规格的拉链、子母扣进行拼接,这些模块可以任由穿着者拆卸和拼装。也就意味着,穿着者可以按照这些“产品”的“说明书”拼装出自己想要的style,每一季的单品都有相应的连接处,用于和上一季“产品”的互相连接,这些都会呈现在“说明书”上,穿著者能一目了然,之后就可以对服装进行自由拼装,也就是穿着者“再设计”。
好的设计总能兼收并蓄,毕然的设计也兼容了许多设计理念,可是当这个设计一朝分娩,却成长为一个全新的,直接、鲜明的设计理念。这个设计用工业化的设计语言来表达态度与个性;用工匠的意志来演绎时尚;用工业色彩来衬托服装自身的独一无二。
在这个设计方案里,穿着者还可以进行一些“可拆卸”的体验,设计师故意让很多可以接上的地方接不上,以此引起穿着者的无限遐想,比如有什么东西可以接上去。或者让只能拉上一半的袖子悬挂在那里,当袖子摆在一边的时候,它自己就是一件很有美感的东西,这个袖子可做被视作服装的零件。这样,一个袖子或者一个领子都可能就是一个独立的产品。
在服装布料的选择上,毕然想需要一种扎实而又带有工业感,最终他选定了Maharam的家纺面料,经过交流,Maharam决定与毕然合作,并赞助毕然的设计。Maharam是公认的高级的家纺面料供应商,在设计方面,Maharam与Patrik Ervell、Paul Smith、MansurGavriel等时尚品牌也有合作。
所有的设计思路都会有一个灵感源头,毕然的设计灵感源于他父亲的启发,他的父亲是工程教师,当毕然还是孩子时,他的父亲就在制作玩具模型上引导他,让他从此对工程设计非常感兴趣。这使得他对接触的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而且这让他相信,通过动手制作,可以使自己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新想法。
当毕然开始读服装设计时,他发现很多工程设计的结构也可以用在服装设计上,于是通过不断尝试,让包含工程设计的服装更为实用,并在此基础上平衡传统男装元素。毕然用他的设计讲述了服装穿着功能的新视角,这种从不同于以往的创造性视角,使毕然拥有了更为精湛的设计作品,而且让这些设计理念更加自律,更加注重细节。
服装设计师毕然的设计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年学习积累的结果。毕然于2008年入读旧金山艺术大学开始学习男装时尚设计,在获得艺术学士学位之后,申请了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就读硕士学位Fashion design and socitey,在Philip lim 3.1和Patrik everll实习。在读书和工作期间,毕然先后获得2012美国国际时装设计师协CFDA Schoolarship award、2012 “GILT”all star 、2013 CFDA Certifcation 、2013被学校选为伦敦时尚GFW、2015获纪念OBUS奖学金。
毕然有一个习惯,就是在自己的每一件设计作品上扎上一个“Made In China”的标签,以此来宣告自己的国家属性,这样的标签虽然不会被留意,但是这标志着毕然未来的归属。同样是这个标签,即将出现在2016春夏纽约时装周的T台上,毕然将以帕森斯设计学院名义参加2016春夏纽约时装周。相信中国制造的服装设计师毕然,一定能引领模块化拼装设计的发展,让模块化拼装设计在科幻到来之前,在服装设计领域占有一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