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 传承,成就品格
马未都 传承,成就品格 |
真与假,在文物鉴定中是很重要的,而在公众收藏领域却未必。很多事也像收藏一样,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是真假本身。
马未都红了好久了,但什么时候推荐都为时不晚。也许是“收藏”这个看上去古朴严肃的词,阻碍了一些人去了解他。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他,短寸头,长马褂,的确有些“古气”,抛却这些,马未都对大多数人来说,都算得上一个“有意思”的人。这个从不碰烟酒的大老爷们,据说兴致来了,能把人聊死,这倒是传承了天津人的“贫”。
一开始马未都是个文学青年,当过编剧,当年也曾是王朔的编辑。后来离开了文学圈,专门搞收藏。在他四处收藏古董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还没什么兴趣。每次他买到一个好东西想跟朋友分享交流,都找不到人。再后来,他又以收藏之事去过百家讲堂,之后索性当起了一个收藏节目的主持。
还没有上《百家讲坛》以前,马未都是收藏界的旗帜,在这个公众普及平台亮相后,这个传统典故信手拈来的人吸引了更多圈外人。他坦言“文学帮助了他很多”,但有毫无顾忌地表示自己主动放弃回到文学界,因为“中国文物所包含的文化含量大大超过了文学”。
1997年,马未都在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展出中国古代艺术佳品。醉心收藏的他,希望自己的收藏能够与更多普通公众分享,从92年就为筹备博物馆而努力,并最终获得政府支持。2008年,观复博物馆推出“理事会制度”,马未都期待用这样的变化来使观复不因个人变故而变故,永远保留杂社会上。而在此之前,博物馆已经开始接受商业品牌的冠名,与商业的微妙合作为博物馆的运营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也受到文博界人士的认可。
中国有很多文化过于厚重的城市,因这厚重,对文化的关心反而不够。2012年,观复博物馆进驻深圳蛇口,马未都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深圳年轻”。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跟风因袭的人,在深圳建一个博物馆,是这个文化名人的远见。而这个新的设计博物馆,将会大量地解释中国古代艺术品的设计原则。对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器物重新分析,在这清理当中,古人的创造理念与审美情趣,也就更为生动了。这个像玩儿一样的小老头,想把中国过去的故事将给现代人听,让人了解过去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与生存方式,了解古代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
【关注搜狐新闻客户端,订阅《搜狐时尚》,赢取千元名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