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时尚独家约稿
文/贾玺增(中国服饰史学者、时尚评论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年度热剧《芈月传》开播前,剧组人员曾称在服装、化装、道具上做足功课,毫不吝啬,坚持用最好的制作打造最佳的视觉效果。但开播后,大众对《芈月传》人物造型的评价却是:“漏洞百出,造型廉价,色调俗艳。”更有网友戏虐地称其服装是“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为达到期望中的颜值,《芈月传》设计师们穿越时代、跨越地域地去寻找灵感,甚至不怕亮瞎双眼地使用各色高纯色彩,堆积华丽装饰,极致造型结构,最终形成了具有奢华繁复、杂糅嫁接、臆想创新的风格,堪能“吓死本宝宝”的《芈月传》人物造型。
槽点一:秦王的“冕服”就是个大写的错误
为强调重视考据的高逼格,剧组人员引经据典地展示了一张“学术著作”中的冕服式样图。↓
这是剧中秦王的服装↓
这是现代人杜撰的身穿冕服的秦始皇像↓
但问题是,这张图本身也是存诸多想象成份的示意之作。“冕服”是古代帝王在祭祀、临朝等重大礼仪场合穿用的礼服,它的主要标志是前后垂旒(玉珠)的冕冠、上衣下裳和十二纹章。
相比而言,唐代阎立本绘《历代帝王像》中隋文帝冕服像更具参考价值。↓
冕服定制在西周。但到了战国,由于周室衰微,冕服制度也基本废止。因此,《芈月传》中的秦惠文王乃至秦始皇都不曾穿过冕服。
人们常见的身穿冕服的秦始皇,也根本就是后人杜撰的形象。到了东汉永平二年,孝明帝诏有司,根据《周礼》、礼仪》等典籍,制定了朝祭典章礼服,冕服才开始再次穿用。
况且,《芈月传》中的秦惠文王不分场合地穿着一件用于祭祀的礼服,实在过于可笑。
槽点二:错借东瀛当楚风
如果说误用冕服,只是不熟悉专业的疏忽,那么将战国人物形象考据成日本款式“十二单”,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十二单,是日本皇室女性在神道祭礼、婚礼、即位式等庆典的正式礼服。它一般由5至12件衣服组合而成,领口、袖口有多层多色的特点。↓
《芈月传》里,滥用“十二单”的设计导致了整部剧命妇礼服的袖子都在往外翻。而剧组在服装制作时,将里面的衣袖做的比外衣的袖子还大,更是强化了这个错误。↓
这与中国传统服装外衣袖子稍大、里面袖子略窄的习惯是不同的,如河北平山中山国银首人铜灯的大袖袍和汉景帝墓出土仕女俑身穿的三重衣式样。对比以下考古实物,《芈月传》中服装袖子造型结构的错误立刻显形。
↑河北平山中山国银首人铜灯
↑汉景帝墓出土身穿三重衣的仕女俑
槽点三:用金过度非楚服
《墨子·公孟篇》载“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这也是《芈月传》里,为楚威王设计服装的依据。↓
但其问题之处在于,这个时期的服装尚未使用如此华丽的蹙金绣工艺。这种以金线装饰纹样的工艺在唐代才开始流行起来,如西安法门寺出土红罗地蹙金绣佛衣模型。
↑西安法门寺出土红罗地蹙金绣佛衣模型
那么战国时期流行什么样的服装呢?此时,流行上下分裁、曲裾绕襟或直裾、锦缘饰边的深衣。楚灵王时曾修建章华台,台中佳丽均穿曲裾袍,腰束宽带,以显纤腰,故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说法。这是因为瘦腰才能显示曲裾绕襟的效果。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中穿深衣的楚国妇女形象
↑西汉马王堆出土帛画中人物形象
另外,由于周人习惯席地而坐,袍服下摆的后面和两侧张开,形成较明显的拖裾造型。这种式样与当时国人的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的坐姿有关。厚实的拖裾也使人在坐下时感觉更为舒适。这些显著特征都在该剧里没有体现。
↑满城汉墓出土“长信宫灯”梳髻跣足侍女跪坐铜人
槽点四:逼人出戏的色彩
清代礼服色彩制定严格,但便服色彩鲜艳、搭配形式多样,所以《甄嬛传》里颜色各异的服装看起来并不扎眼。战国服色虽然也是色彩缤纷,如被誉为“丝绸宝库”的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白、黄、棕、紫红、藕色等颜色的纺织品,但总体偏素雅,色彩的纯度、饱和度不高,所以《芈月传》里色彩鲜艳的服装给人浮夸、违和感,使观众无法进入历史情景。其实,楚国色彩尚赤,秦国则以黑色为贵。在色彩设计时应当有所考虑。
↑《芈月传》里艳丽的服装色彩
↑江陵马山楚墓出土飞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槽点五:颠覆历史的高髻
发型是古装剧人物造型的重要元素。为了突出画面效果而做适当夸张,原本无可厚非,画面不好,相信观众也不会喜欢。
这是《芈月传》中贵族女性的发型。↓
可是这一味追求清宫风格的华丽视效,忽视历史的真实性,将魏晋之后才开始流行的高发髻、双环髻等发式大面积移植剧中威后、芈月和其他命妇的头上,就改变了战国女性发髻式样简单朴实的历史特点。
↑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战国晚期人擎铜灯
↑梳高髻的唐代女陶俑
除了高髻,剧中还有令人惊爆到沸点的男性披肩发。剧中战国纵横家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获得秦王重用,同时也凭借一头飘逸长发造型备受关注。↓
但事实上,殷商时期,束发已在华夏先民中普遍流行。在周代,披发左衽是蛮夷的象征,子曰《论语·宪问》:“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矣!”披发不对,那种杂糅束发和披发的式样也是可笑之极。
槽点六:亮瞎双眼的头饰
除了不该出现的高髻、披发,芈月等命妇高髻上簪插的金灿灿的凤鸟头饰也是不顾常识的错用。
凤鸟首饰最早使用于唐代,这是一种与步摇相似的花钗饰品。钗首制成鸟雀状,雀口衔挂珠串,随步行摇颤,倍增韵致。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还有,《芈月传》中皇后高髻上还横插了唐代开始出现、宋代皇后礼服使用的两博鬓(冠后旁垂饰的两叶状饰物,后世谓之掩鬓)。
↑李静训墓出土的花冠
↑南巡殿旧藏《宋宣祖杜皇后坐像》
而且,尽管剧组表示,剧中的首饰都是手工打造,但粗糙的制作让网友吐嘈称具有义乌小商品市场、淘宝爆款的气质,完全没有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风韵。这与号称投资巨大的宣传形成反差。
槽点七:尚鸟滥觞变鸟人
在《芈月传》中,广被吐槽的还有令人诧异的孔雀羽扇、羽毛头饰、羽毛服饰。↓
虽然楚文化有尊凤的信仰,其影响也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在楚国考古实物中,凤的图像、绣像和雕像不胜枚举、千姿百态。例如,在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刺绣纹样以写实与变形相结合的穿枝花草、藤蔓和活泼而富于浪漫色彩的凤鸟纹穿插结合。剧中将鸟羽做服饰显得有些无中生有、弄巧成拙的嫌疑。按照剧中逻辑,中国古代也曾存在尚虎文化,是不是剧中人物也要披件虎皮衣呢?
↑江陵马山楚墓出土蟠龙对凤纹锁绣浅黄绢面衾纹样线描图
↑蟠龙对凤纹锁绣局部
槽点八:穿越千年的工艺
《芈月传》第一集出现了一件让王后和莒姬争执起来的神奇罗衫,其神奇之处在于,它是一件从宋代穿越回去的“缂丝绣罗衫”。↓
“缂丝”又称刻丝,是一种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的纺织工艺。其织造方式是利用“通经断纬”工艺,纺织出精美的图案。只是,这种工艺在宋代开始流行。
↑宋代朱克柔缂丝《牡丹图》
↑苏州缂丝织造非遗传承人王金山
楚国服装纹样多是用锁绣方式完成,如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龙凤虎纹绣罗襌衣。为了一件还没有出现的服装争吵,让人颇感意外!
↑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龙凤虎纹绣罗襌衣袖子残片
既然王后能够为了一件并不存在的“缂丝绣罗衫”争执,那么剧中的秦惠文王为什么不敢慷慨地赏赐百匹在明清才开始流行的“锦缎”。
锦缎是一种在经面缎上起三色以上纬花的表面光亮细腻、手感丰厚、色彩绚丽悦目的中国传统丝织物。
↑锦缎面料
有鉴于前者,剧中的芈月也大胆地给秦惠文王戴上了的希腊神话里酒神的花冠。这个剧情改变了中国古代唐宋才开始流行簪花的史实。
↑头戴花冠的秦惠文王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1571—1610)的《酒神巴克斯》
中国古人最早簪真花的实证是汉代侍女陶俑。在此之前,未见任何文字和实物的证据。↓
↑重庆化龙桥东汉墓出土献食陶俑
真正对簪花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唐代佛教的广泛传播,此时,簪花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风气,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也更为丰富多样。实行文人治国政策的赵宋王朝,因商业的繁荣和士大夫阶层的兴起,带来了花卉产业的空前繁荣。簪花也是一个无关性别、年龄与身份的集体风尚。
↑南薰殿旧藏《宋仁宗皇后像》局部
此外,明清才开始流行的点翠工艺,也被嫁接在了《芈月传》的命妇头上,虽然突出了皇后、嫔妃等人的高贵,但的确与历史不太相符。点翠工艺是利用翠鸟羽毛的幻彩光效,与金属工艺完美结合的一种首饰工艺。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
↑翠鸟
↑清宫旧藏银镀金嵌珠宝点翠蝴蝶簪
思考:得市场者未必得天下
为什么一部剧会集中出现如此多的错误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单从拍摄风格看,《芈月传》与《甄嬛传》本是一脉相承。其“同一班底,变身芈月再掀战国风云”的宣传,即是明证。虽然重复是类型片的特点,但楚风秦韵与清宫剧人物造型相差巨大,为同一班底的“变身”带来巨大困难。
此外,高度市场化和时效性的市场现状,使影视剧制作周期不断提速,加之不断压缩的制作成本和日益简化的加工工艺,也使得数年磨一剑的深思熟虑和严谨考据,统统让位给了跟着感觉走的演绎与杜撰。
注:本文写作受到闻晓溪导演和自媒体人春梅狐狸的启发,特此致谢!
(搜狐时尚独家约稿,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