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绍的金雕狩猎民族,他们,就快要消失了。
哈萨克族
中国哈萨克族人及哈萨克共和国是世界上仅存的马背上金雕狩猎的民族。由于训练和掌控金雕必须遵循一系列古老且严苛的方法,现代的金雕猎人越来越少。在哈萨克共和国金雕捕猎将在 20 年内消亡。
据史料记载,金雕猎鹰始于公元 940 年中国北部。金雕捕猎的过程是金雕飞到空中帮马背上的主人寻找猎物。而目前哈萨克族金雕狩猎者仅存约 400 人。
金雕属于鹰科,是北半球广为人知的猛禽,主要捕食大型鸟类和中小型兽类。金雕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类驯服了,在距今 2000 至 4000 年前的红山文化玉器中,可以发现大量鹰隼的造型。如今在中亚和中国西部的山区、牧区,还保留有驯鹰的传统和习俗,而远古文化遗存的大量岩画和图腾中就有许多驯鹰狩猎的图象。
▲哈萨克族人驾马前往雪山深处参加当地狩猎比赛。
▲目前哈萨克族金雕狩猎者仅存约 400 人。
发现猎物后,金雕常以 300 公里的时速从天而降,在最后一剎那戛然停止搧动翅膀,将利爪戳进猎物的头骨,使其丧命。经过训练的金雕,可以在草原上长距离追逐狼只,等狼只疲惫不堪时,一爪抓住狼颈,一爪抓住狼眼,使它丧失反抗能力。
在元朝忽必烈时代,蒙古猎人盛行驯养金雕捕狼。哈萨克人训练有素的金雕除了用于狩猎外,还要看护羊圈。它们驱赶野狼在草原上是司空见惯。在看护羊圈的时候,周围并没有牧民。
其实,哈萨克族并不是世界上仅存的坐在马背上用金雕狩猎的民族。新疆牧区的柯尔克孜族也一直延续着驯养金雕狩猎的风俗。
▲金雕捕猎的过程是金雕飞到空中帮马背上的主人寻找猎物。
▲哈萨克族人在比赛间隙喝酥油茶取暖。
▲金雕在参加比赛前静止取暖,保存实力。
▲由于训练和掌控金雕必须遵循一系列古老且严苛的方法,现代的金雕猎人越来越稀少。
▲雪山中的猎人身着动物皮毛制作的传统服装取暖,往往是他们的服装越华贵越受到族人的尊重。
▲据史料记载,金雕猎鹰始于公元 940 年中国北部。
柯尔克孜族的猎鹰节在每年的冬末春初,除了传统的纪念活动,还有特殊的比赛,猎人们将自己心爱的金雕展开狩猎比赛,这一古老的传统被游牧民族延续至今。
新疆牧区的年长哈萨克族老人和柯尔克孜族老人都说,经过训练的较大型的金雕,在草原上能捕猎狼只。曾经有过一只金雕,先后捕猎过14只狼。一位柯尔克孜族驯鹰老人说:
在古代,驯养一只优良的金雕,靠其捕猎可以养活一家人。
本文章为转载授权,不得转载。
文 / 言人文化│ 图 / Googl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