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想改造家”里不当心走红之前,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在北京胡同已经生活了近十年。渗透在老北京邻里文化之中,他重新思考了人们对“私密感空间”的执念,并为中国大城市想象了“共享社区”的新模式,这种类似大杂院的住宅的也引起了争议。而在上海,他所设计的百威英博啤酒圣诞集市似乎展示了一个商业化的临时性“共享社区”。The Good Life遇见了这位温暖而腼腆的日本设计师。
TGL:这次百威英博啤酒圣诞集市的灵感来自哪里?青山周平:偶然看见一张老啤酒厂仓库的照片,很多啤酒的金属桶叠在一起整装待发,有一种马上要进入各个家庭和酒吧的兴奋感。所以我们做了两个充满啤酒元素的盒子,它也是建筑,也是信息的整合体。盒子里每天会发生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酒吧、餐厅、表演、艺术展,像一个圣诞礼物盒。TGL:这个项目从设计到完工花了多久?
青山周平:很短,两个星期。
木啤酒桶、金属啤酒桶、啤酒瓶、啤酒灯箱等元素层叠包裹住建筑,交错排序将室内空间和外界大自然透过空隙相互渗透。青山喜爱啤酒桶强烈的工业感,以及出乎意料的装饰性。
TGL:可是它的寿命也只有13天。作为建筑师,做这样“临时建筑”时是什么感受?青山周平:我曾经在欧洲游学,欧洲的很多城市平时都很安静,而圣诞节时广场里一下子会变得很有意思,好像把一年里积攒的能量爆发出来。
青山周平大学间隔年里在游历世界
TGL:在大学间隔年时的世界游历,会让你感官泛滥吗?青山周平:我是做建筑的,但我不是去看建筑本身,我游学的目的还是去看各地的生活状态,生活状态决定建筑,建筑决定城市。这本身是一个明确的联系,但是像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看不到,如果在西藏就很明显看得见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的逻辑关系。TGL:你很喜欢西藏?青山周平:对。西藏打动我的地方有两个,一个当然是自然环境,天空很低,天感觉在这儿(他用手比了一下眉毛处);第二是因为自然气候严峻,他们的生活也非常纯粹,你可以直接观察他们的房子和自然的关系。TGL:所以根据大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形态,你为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想象了一种理想化的“共享社区”?青山周平:我的想法依据来自现代城市年轻人生活的变化,提取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青山和太太藤井洋子在南锣鼓巷里的出租房
TGL:虽然隐私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但大家已经习惯了私密性空间,由奢入俭难,你觉得我们还能住回大杂院一样的住宅吗?青山周平:技术的发展很快,最近亚马逊开了一个没有收银台的超市,这种技术会很快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我们现有的对家的私密性需求是一个临时的状态,两室一厅只是过去几十年的典型住宅模式。但现在的大城市里,年轻人更倾向于一个人生活,房子越来越小,这种群体的住宅不会再是二室一厅这样的封闭空间。TGL:所以在你看来,人的价值观可以比建筑变得更快?青山周平:建筑师的工作首先是感受社会的氛围、变化,再把这个氛围变成一个具体的空间。音乐家以旋律表达,作家以文字表达,建筑师就是以空间的形式展现出现代社会各种还没有完全成形的氛围。 TGL:就像一个先知一样?
青山周平:有点像,“共享社区”还是一个试验性的东西,我希望以一种稍微夸张、前卫的、未来的方式让更多人认识这种可能性。
青山周平创立的B.L.U.E 建筑设计事务所
TGL:作为设计师,你会拒绝什么样的项目? 青山周平:个人住宅项目。我希望做的项目和社会、城市有关,而不是只和个人喜好有关。TGL:你有什么特别想做的项目吗?青山周平:其实,我们建筑师都是被动的,我们很难做规划,这也是有意思的事情,明天是什么样的人找我做我也不知道(大笑)。TGL:从日本到中国,你觉得在中国做项目有什么不一样?青山周平:速度比日本快,体量都比较大,变化也很多。TGL:你受到的最让感动的褒奖是什么?青山周平:有人看了我的作品说:“这个项目很青山。”
综合采编:Christa
编辑:萨瓦
更多推荐阅读欢迎关注
《The Good Life优仕生活》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