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这些年轻人为什么要隐居山林?

CITYZINE 阅读(0) 评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日本桂冠诗人高村光太郎,在爱妻辞世后独自隐居岩手县山间七年,一个人开垦种植、做饭煮茶,一个人享用。在大雪纷飞的小屋里静坐,也在四季更替里,发现花鸟野兽来来往往的乐趣。

随着光太郎的中文译版著作《山之四季》在我国受到热捧,“隐居”,“山林”,“世外桃源”等渴望远离尘嚣的话题再度引人关注。对于习惯了城市快速生活的人们来说,在大自然中要放慢脚步,弯下腰来耕作、饮食、跋涉,着实是新鲜而有难度的生活理想。

但以下这些年轻人,就正在实现这个理想。

  与植物为伴的隐居者

  陈茹萍

陈茹萍,26岁,大学就读于中央美院艺术史专业。上学的时候就一直被贴着“不安分”的标签,喜欢有色彩的、鲜活的东西。尤其喜欢森林,喜欢植物,时不时就潜伏到深山里,拍植物的照片,寻找植物的美。

对她而言,喜欢植物并不是某次触动而激发的热爱,更像是身体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存在着。就好像她原本也没想过,自己会选择隐居山林,从此与植物相生相伴。

  

/深山里的小仙居/

大四的时候,身边的同学都在讨论着买车买房的现实问题。唯独茹萍开始厌倦了城市生活,每天只喜欢和植物与手工相伴。毕业之后,她干脆跟着男朋友黑土回到家乡福建闽南诏安,两人一起隐居在家乡的深山里。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他们亲手打造了一座300平米的小仙居。

  

茹萍和黑土亲手造的深山房子。

茹萍和黑土足足花了半年的时间才找到这座小山。这里的环境四面环水,山下还有民风淳朴的小村落,完全是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好地方。

她和家人一起动手,收拾山林里的的一片空地,夯实地基,和水泥,再用砖加固;房屋墙壁用的是铁皮,院墙是用山里砍来的竹子围起的篱笆;门窗都装上明亮的玻璃,错落有致的台阶栽上鲜花,摆上修剪过的绿植,梦想中“绿色的家”的雏形就这样出现了。

他们还包办了室内设计。钉板墙、挂枯树枝做灯、收来老旧家具,再摆上各种绿色植物……只花了六万块钱,他们就把这个家建起来了。

  

/植物手作即生活美学/

自从隐居山林,茹萍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每天清晨,在虫鸣鸟叫声中醒来,去山间采撷喜欢的花花草草,然后回到家里开始做手作。喜欢干花的她,手作品基本都以干花为材料。

  

茹萍采撷花草。

山里采回的植物,茹萍会先用相机、画笔等方式记录它们的样子。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表情,每片叶子也有自己的情绪。特别是春夏秋冬季节不同,植物的姿态和艺术感都不一样。在茹萍眼中,每一枝每一叶都是独一无二的,经过精心修剪,植物也会变成各种神奇的模样。

为了解更多关于茹萍和她的植物手作工作室“一朵”的信息,我们特意联系了她。

城画君:你喜欢干花、永生花,或者是衰败枯萎的植物,这种偏爱是有过思想上的转变还是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茹萍:我喜欢干燥植物,是因为植物可以脱离土壤水分,以另一种姿态保存更久的性能,这样植物和生活用品就能很好地结合。人天生对复古的东西都有特殊的好感,尤其喜欢时间给物体留下的痕迹。斑驳状、低饱和度色调、沧桑感都是我非常喜爱的东西。干燥植物就像植物里的老者,极为耐看。或许时间无法带走的才是最本质的。

城画君:给你、自然与植物的关系下个定义,会是怎样的呢?

茹萍:一方面我是植物的收集者,甚至赋予植物美的一些新可能;另一方面,也是植物的存在让我发现美学的另一个落脚点。植物美不仅限于视觉,还能与生活相连接。艺术美也不限于绘画,还能展现在自然之中。

城画君:你这个隐居山林的“一朵工作室”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对于工作室的未来,你有什么发展方向和想法?

茹萍:一朵在西安的时候,是在自己家里做的。后来在厦门,是和朋友一起在一个大仓库里做。回到闽南诏安,是我们从山林里开拓一块平地,再搭盖起的一个工作室。

诏安的一朵工作室,我觉得它还远不够完美。但是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海洋植物是独具博物风格的,比如海藻干燥标本,海铁树等等。加上这里紧邻深山老林,我又便于获得一些独具特色的陆地植物。将来,我会立足于家乡丰富的陆地植物和海洋植物资源,继续做一些与植物相关的有趣的事情。

城画君:你觉得隐居山林和一直以来坚持的植物手作,有没有改变你什么?

茹萍:植物本身有疗愈功能,喜欢植物的人幸福指数都蛮高。手作也是同样,人们喜欢匠人,可能是因为匠人的专注和纯粹,他们在传递一种摒弃杂念的正能量。很多人也业余时间爱好手工,实际上是为了放松和取悦自己。而我很幸运地选择了植物与手作两者的结合,也是在其中不断疗愈自己的过程。

  

茹萍从山林里采集回来的植物。

小心处理采集回来的鲜花,把它做成永生花。再加点奇思妙想,这就成了女孩们喜欢的装饰美物;多肉和石头,再加上两笔工笔画,眼前情景顿时一片诗意盎然……在植物手作的过程中,茹萍全情投入,感受着源自创作的兴奋与充实。在推出“头花系列”、“书花系列”、“花语系列”、“指花系列”等多个不同的产品之后,她又创作了“森林盒子”,并提出了“家住植物园”的概念——把植物元素融入到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里面去。

  

  

  

“一朵”工作室手作的各种植物饰品,发簪、戒指、发箍等。

  

茹萍过去在厦门的工作室。

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山林里,天天与植物手作相伴,让茹萍这个急性子姑娘改变了不少。一针一线一整天,一笔一画一整周。考验创意和耐心的手作,让她的心灵脚步也随之放慢。在山林小仙居里建起全新的植物手作工作室以后,她的生活逐渐变得忙碌和充实。

  自给自足的生活实验

  唐冠华

  “家园计划”是一个涉及生态环保和人道主义的民间公益计划,由青岛80后艺术家唐冠华组织发起。

  他们开展了一场自给自足生活实验:建房、发电、种菜、养鸡、自制油盐酱醋;纳鞋、制衣、做皂、纺线、织布;自制设施很多无法运转、用水借助邻居、食物需要采购……可谓困难重重。

  

  “自给自足实验室”的牌子

/房子是用废品盖的/

  崂山上的这间白色小屋有两层,一层是用石头砌成。推门进去就能看见一台固定在木架上,后轮连着发电机的自行车,还有一个盘底钉了木板,加了电动转机、皮带的绿色塑料盆。

  爬上二层会发现,整个屋子的墙壁、天花板都被黄色芦苇席覆盖。巨大的半透明帷帐罩着榻榻米式的床。屋内没有家具,分列左右的两排木箱就充当桌椅的角色。

  “这是一所靠废品盖成的房子,是我们和一千多个志愿者历时两年多,用了一万五千个塑料瓶还有废钢材、纸箱、山上的木头、石块、竹子、芦苇等建起来的。”主持修建“自给自足实验室”的唐冠华说道。

小屋完全秉承了环保和自制的宗旨:塑料瓶被填充在墙体里,为室内保温;自行车踩踏后能发电用于屋内照明;那个造型特别的洗脸盆则是他自制的洗衣机。这间屋子包括内部的陈设品都是实验成果。

用于发电的自行车以及洗衣服的“脸盆洗衣机”。

/自己动手,勉强够吃/

唐冠华夫妇平时生活,以及招呼来此探望的志愿者的地方并非上面的小屋,而是小屋往下走几十米的乡间院落。

走进院落的屋子里,会发现架子上放着一排贴着醋、酱油、海盐、樱桃酒等标签的瓶瓶罐罐。那是他们做实验的成果。把油盐酱醋当成实验品来制作,食用安全自然是头等问题了。唐冠华说:“酱油没制成功,还在研究,盐虽然靠蒸馏海水做出来了,但并不确定是否达到了安全食用标准……”

院子里有不少果树,还种了油菜、蒜、生菜、韭菜等各种蔬菜。作为田园生活里必种也是必备类的蔬果,唐冠华夫妇平常也花了不少时间和工夫在上面。土地就是对田园生活者最大的馈赠,想吃蔬菜的话,用心、耐心地种养一两周就会有好的收成了。

此外,他们还用竹子搭建了一个“尿粪分集式厕所”。这种厕所不需要冲水,也没有任何异味。完全是乡间茅厕的“卫生洁净版”。

  

唐冠华在自己制作的竹子厕所里玩耍。

/自制必需品的生活指南/

  对于这个超然脱世的“家园计划”,唐冠华有着自己的明确想法。首先,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计划会引起大众关注,因为“世外桃源”不仅是一个传说,更寄托着人们渴望生活在别处的愿望;不出意料地,之后“家园计划”就引起了争议:真正的生活就是这种像苦行僧一样挑战自己生存极限的举动吗?

  唐冠华的解释是:“家园计划”并不是反城市化,而是研究如何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健康。生活在“自给自足实验室”的他们除了自己耕作,自己发电以外,依旧会依赖网络来传播他们的活动理念。这说明人是可以在城市与家园之间自由选择,科技与自然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面对人们的各种质疑,他说:“自制是一个态度问题,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可能独立生存和独立思考。不因物质问题而做违心的事。”

  

  唐冠华和妻子邢振。

2011年,唐冠华和志愿者们在青岛崂山建起“自给自足实验室”,自给自足程度达到70%,超过2000人参与实验。

随后,“家园计划”在全国各地展开新的进程,更招募了一批批的“家园志友”加入他们的团队。2014年创立“家园民艺中心”,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及民间手工艺的传播、交流;同年创立“另一个工程”,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以自组织的形式进行基于“另一种可能”,以“跳出来思考”的态度开展任何形式的公益活动;2015年的“共识之路”,更是访问考察了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日本等国的共识社区与公益组织,为国内的“共识社区”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2011-2016年,唐冠华和团队合力编写一本“自给自足生活指南”《独立之道》,记录了“自给自足实验室”内研究人的生活必需品的过程,完成了12000多张素材构成的10部定格动画影片的制作,并将经验编撰成书和影像,让人人都有机会学习生活必需品的制作工艺2017年春节后,《独立之道》通过众筹即将面世。

  90后出家当道长

  钟嗣源

1991年生的钟嗣源,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工作,选择在叙永县丹山玉皇观出家,成为泸州市全真教龙门派最年轻的女道长。

  

钟嗣源在打太极拳。

在依峭壁而建的玉皇观出家三年了,钟嗣源的日常工作没有太多变化。每天早上起来洗漱过后,把殿门打开,然后点灯、烧香、念经、做早饭,打扫卫生;白天里还会解答游客疑惑、看书、写字。

/坚持平凡的“网红”/

打太极拳是她平常的爱好。也正是因为太极拳,使她原本平淡的山观生活添加了纷扰的网络元素,成为人人好奇的“90后网红”。

叙永县委宣传部的李欣是一位传统文化爱好者,平时会打太极、打坐、站桩、练气功。一次的偶然机会,他在丹山上看见钟嗣源打太极,觉得这个小姑娘打的太极拳还真有点功夫的味道。加上当时他正在准备一组《90后大学生的别样青春》的稿子,要采访几个90后大学生毕业后的状况。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钟嗣源。

李欣的报道被广泛传播后,人们都认识了钟嗣源这个遗世独立,潜心修道的90后女孩。然而面对诸多媒体的采访,她都抱着“不去、不理”的态度一一婉拒,始终坚持过平凡的修道生活。

  

钟嗣源在念经。李欣/摄

/修道生活的乐趣/

玉皇观位于峭壁之上,下丹山的路崎岖难行。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钟嗣源都会背着竹篓到山下取菜,步过雷雨天气冲垮毁掉的山路;回到道观之后,她就开始生火,做饭煮菜。在山上出家的规矩是不能吃肉的,所以她每天只吃两顿素菜……

在外人看来,钟嗣源的修道生活不仅清苦,更没什么意思。但她总是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自己的乐趣。除了打太极拳、练太极剑法以外,平时她还会写字、观星,甚至是网购。比如她在网上买了书,但是县城到玉皇观交通不便,快递员只能把包裹送到山脚。她得坐巴士下山收快递,再从三清殿背上来。

  

  3年前上山出家,钟嗣源就跟师父申请拉了网线。不仅利用网络学习“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的精神,还用丹山玉皇观的名开通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闲暇之余,她想写一些网络文章,弘扬道教文化和道观之名。

  目前来说,她最感兴趣的东西是摄影。久居丹山的她,经常会用镜头去记录眼前的无尽风光,珍藏她心中的这片桃花源。

  

钟嗣源/摄,来源“野心”。

/上山出家的意义/

对钟嗣源来说,上山出家这一举动,并不是人们口中的“消极避世”,而是她希望去寻求真知。尤其是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的今天,人们都渴求外在的、物质的满足,而忽略了心灵的修行。

“如果大家亲身去接触、了解传统文化就会知道,传统文化固然有其迂腐的一面,但归根到底是在提倡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点正是现在生活得浑浑噩噩的人们最需要认清的。”钟嗣源说。

出家不代表与世隔绝,是从心灵出发去珍惜拥有的人与生活。我们提倡的并不是像钟嗣源这样年纪轻轻就遁入空门的行为,而是她对发掘心灵、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认知和感悟。

  隐居才没那么简单

  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陈茹萍为忠于热爱,坚持植物手作而上山生活;唐冠华为践行“家园计划”,实现全新的生活理念而上山实验;钟嗣源为寻求真知,弘扬传统文化而上山修道。他们选择了和同龄人格格不入,显得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羡慕并且有冲动去做。

你年轻,你也想去隐居?先看看这三个条件也不晚。

/隐居,你会什么手艺?/

收物料、锯木头、钉板墙,这些造房子的技术自然不在话下。在完全隐居的生活里,还得学会耕作、缝衣、蒸馏、发电……要当一名遗世独立的“隐世者”,这些生存技能就必须掌握。

动手能力几乎是小白的朋友们,先学好手艺再考虑要不要去实践吧。

  

/你隐居的地方能上网吗?/

  在这个人人出门都要问WiFi密码的年代里,网络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了。那些隐居山林几十年无人得知的人,要么已经成了深山野人,要么就是因为没有网络……毕竟,“分享”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必备环节。

  当你拍到了美妙绝伦的风景,当你自己亲手搭建起木屋,当你在野外逃过豺狼虎豹的袭击之后,突然发现WiFi信号不好……如果没有渠道可以和别人分享经历,或者是没有办法获取外界的新鲜信息,那该是比“孤独”还难受得多的体验吧!想隐居,还得耐得住这番寂寞。

/你想归隐还是规避?/

  事实上那些有冲动去隐居山林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只是想规避高企不下的房价、加班加点的生活、纠结烦恼的人际关系……对于现代化的新鲜事物,他们可一点都不讨厌。现代人的骨子里根本不想隐居,就像古代名人骚客归隐多以“被贬”、“落榜”、“仕途不顺”为由,都是因为不愿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苦恼。

  那些选择归隐而且过得自在的人们,我们当然是非常欣赏和艳羡。但如果这只是为了规避现实问题,在命运面前选择懦弱,那所谓“返璞归真”的生活可就毫无滋味了。

你有过隐居山林的冲动吗?

来评论区告诉我吧

?

茹萍的照片资料来源公众号“一朵”

详情请看“一朵”公众号:adoreflower

家园计划、自给自足实验室资料来源唐冠华

详情请看“家园计划”公众号:anotherland

钟嗣源的资料来源“野心”,照片来源李欣

详情请看“野心”公众号:bewild2016

今日主编:Acher

合作请联系

mazi@cityzine.cn(新媒体事业部)

ad@cityzine.cn(整合营销部)

投稿请扔至:mazi@cityzine.cn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fashion.sohu.com true CITYZINEmp https://fashion.sohu.com/20170228/n481926827.shtml report 19819 日本桂冠诗人高村光太郎,在爱妻辞世后独自隐居岩手县山间七年,一个人开垦种植、做饭煮茶,一个人享用。在大雪纷飞的小屋里静坐,也在四季更替里,发现花鸟野兽来来往往的
阅读(0) 举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牛尔

牛尔

台湾知名美容专家,美容教父,“牛尔娜露可NARUKO”品牌创始人。

kevin凯文老师

kevin凯文老师

台湾著名造型师,《美丽俏佳人》主讲老师,被业界称为亚洲美容天王!

Patrick李云涛

Patrick李云涛

国际著名造型专家,殿堂级整体形象顾问,意大利KOEFIA国际学院教授。

秦彬MUKO

秦彬MUKO

美肤疗养专家/芳疗专家-秦彬老师,《我最想要的美丽书》作者。

反派学院

反派学院

中央圣马丁学院独家视频栏目,和鬼才设计师学作魅力大反派。

时装传媒集团官方账号

时装传媒集团官方账号

时装传媒集团作为中国最具实力的综合出版传媒集团,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