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然而现在大家都庆祝“万圣节前夕”(Halloween),也就是在10月31日庆祝。
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候。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赞美秋天,祈福平安。
万圣节前夜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万圣节前夜里是一年中最“闹鬼”的时候。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那时人们相信, 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
尽管现在离万圣夜还有四天,但是Instagram上已经开始“闹鬼”了(胆小勿入)……
@themakeupmentor
@Cosplayhitgirl
@miss__cata
@karen_irl
@xenie_makeup
@stephanierwm
@dancemououms
@elenaci25
@masha.perry
@choco_coo
近日,美国网友热议万圣夜装扮,“埃博拉病毒”脱颖而出,将成为今年美国万圣夜最流行的元素。不少商家更是抓住现在这个实时商机,目前有关埃博拉的防护服在网上价格已经涨到79.99美元,仍旧大受欢迎。
专门生产圣诞节服装的的纽约服装公司经理托尼·比安奇称,每年万圣节的戏服都与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息息相关,但他们今年生产的戏服不会与“埃博拉病毒”有关,因为有些东西,即使再热门,他们也不会碰。
相比于美国媒体聚焦全球病毒,日本媒体则报道称动漫人物面具或成为今年万圣节热门装扮,日本还真是一个动漫打过。日本媒体介绍,动漫人物面具非常容易制作,选择一位动漫人物,用打印机打印出它的面部,再做成2.5D的效果。戴在脸上,就可以拥有和动漫角色一样的可爱面部了。尽管这种面具符合实际生活中的脸型,但是它的眼睛却大得出奇,嘴巴也不合实际。一切都显得不协调,戴在脸上非常诡异,足以吓破人胆。
英国艺术家奥西恩·布朗(Ossian Brown)撰写的《Haunted Air》一书中收集了1875年到1955年间的万圣节服装,使那些难得一见的复古万圣节装扮浮出水面。相比现在充满流行符号的万圣节服装,这些古旧的奇怪面具和长袍更让读者寒颤。
从布朗新书中收集的家庭相册可以看出,在1875年到1955年间的万圣节装扮中,魔鬼、巫婆、动物等是人们最爱装扮的角色。
当地时间10月25日,多伦多市中心的央街和多伦多市政广场上,大量“僵尸”出没,“吓坏”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