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帝国鼎盛的大流士时期,首饰造型则开始起了变化。或许是因为大流士喜欢埃及的文化和风格,所以饰品上不仅大量引进埃及图案,还广泛邀请埃及的金匠到首都苏萨(Susa)来制作首饰。在这一时期甚至还形成了一种波斯的装饰主题“不是波斯,而是埃及”的奇特现象。而后,埃及的金匠为了求新意,又制作出类似希腊金匠常为斯基泰人雕制的马背骑士图案首饰和器皿,这倒也让“波——希艺术”(波斯与希腊间的相关艺术)中,出现了“波斯骑士追逐斯基泰骑士连环图画“的新主题,成就了那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古波斯帝国的文化不仅受到过埃及文化的影响,还深受巴比伦、希腊、腓尼基、犹太、阿拉米、米底等文明的影响。可以说波斯文化是既融会了欧亚非多民族文化,又自成一体独树一帜的文明。
1877——1880年,在阿姆河畔出土的“阿姆河宝藏“(the Oxus Treasure),是有关古波斯王朝最重要的宝藏发掘。这批宝物包括金、银器物及古代钱币。其中一件举世闻名的大金钏(钏即金镯),这是古波斯文明受希腊文化影响的有利证据之一——两端雕有带翅半狮半鹫的怪兽(griffin) 。此出土宝物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波斯人从萨珊王朝开始称呼自己的国家为“伊朗”,意为“雅利安人的家园”。到了7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势力歼灭萨珊王朝,在短短十年内征服了波斯帝国并完全占有了波斯帝国的领土,把波斯置于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的版图之内,阿拉伯语成为官方语言,这个新的伊斯兰王国被称作——伊朗(Iran),自此在欧亚大陆上辉煌几个世纪的古波斯文明彻底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