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没有美感?现代世界森冷寂寞?懒得去美术馆装模作样?著名艺术家傅一清继去年成功举办《无定形·家》家居装置艺术展后,再推新展《物种起源?》,继续阐释“家居装置”的理念,为人提供一个新的视野,一种新生活的可能。
傅一清女士与国学大师龚鹏程、诗书画主编寒碧、人民东方出版社总编辑彭明哲、拍卖网主编吴晓东、国家博物馆馆长张志清等嘉宾合影
目前当代艺术的制作及展示,只是由工作室或工厂到美术馆,机械、干硬、冷清的造型反映的是现代人生活在现代水泥丛林及工业体制中饱受威胁的精神状态。这在探索现代文明出路方面当然意义甚大,但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却很遥远,无从抚慰荒寒的生命。那些作品更不能进入家庭,被人欣赏玩味,供人潜移默化。
国学大师龚鹏程和傅一清现场讲解作品
傅一清现场讲解愤怒作品
诗人、艺术家傅一清以其慧黠的灵思,突破了这个限制,开创家居装置艺术的新概念,让美感落地,让生活与创意、与美结合,为艺术界、时尚界提供了新出路,让装置艺术成为了时尚生活的新形态。
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特展,让人接近了艺术生活的梦想!
在现场接受采访
现场讲解至人无梦作品
作品:“草场地点将录”
作品:兜售影响力
作品:粉奴
作品:懒骨头
屏风作品 粉奴
《清异录》:傅一清艺术问答
您曾从商,也写诗,出版过非常受欢迎的诗集,为何转而从事艺术创作?是素有爱好,还是别有追求?
答:我可以说我喜欢像希区柯克的电影那样慢条斯理地吓人吗?
看过媒体对您的报导,知道您的绘画也颇有造诣,但为何目前主要在做装置艺术?
答:绘画是散见,装置艺术是总览。
作品:作品一口气吹了一个夏天的风
作品一口气吹了一个夏天的风 细节图
当代艺术的热点是文化与性别意识,涉及身分认同,例如角色与性别,情欲影象与语言等,或颠覆、否定世俗与政治,要不就反叛、疏离社会和群众。因此展现当代艺术的场域也都是非日常性的,例如美术馆。在公共空间的,则多有社会性及政治性。您为什么不由此着眼,而要走入日常生活,重回家居空间?
答:“危险的事固然美丽,不如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
我也知道目前已有一种“日常生活实践”的思潮,例如英国当代艺术三年展自千禧年以来就一直在推动现阶段生活与艺术之实践。实践指艺术家不再自居前卫、先锋,仍在那里玩概念、发牢骚,或自虐,或呻吟;而是要回到日常生活来,审视当下,建构日常,并反对工业化生产的家居现成用品。您的创作,似乎呼应了这种新动向。但具体做法明显不同;在国内也还没人这样做,因此有评论说您是“家居装置第一人”。能不能谈谈您的思路?
答:对“新视觉”的期望。
为什么家居装置艺术不是家具设计或室内装潢?
答:DNA更复杂,是一个提出问题的成果。
请谈谈家居装置艺术的前景和您未来的发展规划。
答:没灵感的时候人才会考虑规划或规则,而我每天思如泉涌。
作品:游侠列传
女大十八变
——织布机、电脑台与装置艺术
作者:傅一清
织布机电脑桌作品: 女大十八变
·织布机和计算机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这是我偶然从山东淄博一个朋友那里得到了一台老式织布机后,突然萌发的问题。
最近我对旧物改造充满兴趣,因为在这些迷人的旧物中,往往镶嵌着一座伦理的时钟。它们隐身埋名,对它们来说,最美妙的时刻或许是忘记了自己是谁。它们让周围的一切都低语着,让人不期然地成为不速之客。
不过当我开始查阅一些资料后,竟吃惊地发现织布机和计算机之间的血缘关系超乎了我的想象。摆在写字台的台式机、塞在口袋里的掌上电脑、已成长为人类新器官的移动电话,乃至很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当时法国人雅卡尔发明了穿孔卡织布机,引起法国丝织工业的革命,后人则把穿孔卡做成计算机的输入装置。20世纪40年代,IBM公司开始制造计算机,计算机的时代到来了。
不过那时候的计算机也没有放弃打孔卡片,仍利用它编程。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打孔卡片才被电子为媒介——磁带和光盘所取代。事实上计算机和雅卡尔织布机的原理几乎一样,都是事先编好程序,然后让机器自动去完成,只不过前者靠机械,后者靠电子而已。
因此,也许我们可以说,计算机不过是台极其高级的织布机。当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也就是以光速做着编织工作。
在高速运动下,织布机的梭子从纵向向丝线上方还是下方穿过,是一个随机事件,而最后形成的横向与纵向丝线的交叠状况是个随机的结果。我对织布机改造成电脑台的联想也是一种随机的亲历式自我。
如果像霍弗犀利的批判:“知识分子的最大特权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胡说八道”,那么热爱艺术的人的最大特权也许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胡乱改造吧!当我再反复凝视这台织布机时,觉得它就像狄更斯的秘密情人奈莉·特南,“这个女子好像是狄更斯艰难生活中春天的气息,一直奴役着他。”我觉得它的自发性精华开始越来越多地鼓荡我,奴役我,改造开始了!
关于织布机外形的改造,我参考了中国古代的“书画船”的历史。“书画船”是中国书画家独有的传统,明清间,中国的书画家集中在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一代。南方书画家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书画船”。“清风拟如芝兰室,博雅如游书画船。”这是清代钱泳写的对联。在船里放笔墨纸砚,读书、作诗、写字。画画。“书画船”也显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情境。米芾《虹县诗卷》中有“满船书画”四字,就是在说“书画船”。
看着这些拆散后又拼装的部件,老骥伏枥,焕发新生。我想起了英文stamina(活力)这个单词,它来自拉丁语stamina,是stamen的复数形式,而stamen的原意是织布机上的经线,是纺织时的基础。
建立新的改造是一门学问。“我真诚地请您看看我。”旧物们在快被我们遗忘的地方发声。
艺术家Todd moyer曾根据织布机的原理制作出了具有全新设计理念的激光投影装置——illoominated。9个投影发射点发出9道不同的激光线,配合9个不同的弧形滚动平面,激光就像毛线一样被“织”成美丽的图案,十分耀眼夺目。
然美则美矣,这些作品是博物馆或展览馆的宠儿,既悖离了织布机的日常身份,又无法进入日常的空间,他们与普通人的生活就像是隔着玻璃口角。大众居家文化与当代艺术的和解,仿佛酒神与日神的握手一样难以期盼。而对旧物的改造以及将日常生活翻转为艺术的概念,恰恰构成了打开现代性之塔尖的钥匙。
织布机不仅影响了纺织服饰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缩影。织布机织布的过程,其实就是梭子带动一根横向的丝线高速穿过很多纵向丝线的过程。从织布机到电脑台的改造,也是就把当代艺术引入生活的过程。“它要求我们放弃专业人士和私人之间的分野、理性与直觉之间的分野、自然与人为之间的分野、头与心之间的分野”(赛里埃语)。所有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它,静静地完成了对“关系美学”的升级,用旧材料解放了想象力,以艰难的咀嚼咬穿艺术与生活的藩篱。
如果说当代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魂不附体”的状态,那么对日常生活的回归会帮助艺术家们发现自己所处的僵持局面有所归依,家居装置作品可能是一个出口,使艺术不再更多的成为虚无的供品被束之高阁、、家居装置作品可能是一个出口,使艺术不再更多的成为给虚无的供品被束之高阁。这是从对现世生活的终极肯定出发,把人间问题当成全部灵感的源头。
这件事,有一种震撼的冲浪者节拍。你喜欢吗?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