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四年前,或许「和风」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但时间的过去,当「异常」变成了「日常」,「和风」在这个秋冬又会变成怎样?
当异类成为了定番
现今的所谓时装和潮流,你我都心中知道是业内的巨头们每年挑选一些要素,一起强推向世界,让追风的人们有风可追,让金钱继续流动的一件事(咦?我说了个大实话?),每年我们都会看到很多作为「异类」的东西冒起,只说近大半个十年:
2009年的女装男穿,说穿了GIVENCHY只是把女装常见的LEGGINGS搭短裤带到男装世界;
2010年的OUTDOOR风,说穿了WHITE MOUNTAINEERING就是把正统登山品带进时尚圈;
2011年的民族风潮,说穿了也就是JUNYA WATANABE在基本款上用了FAIRISLE民族风图案;
同年爆发的THOM BROWNE与TRAD.?更只是大大力洗个牌,在异类横行时把美国大萧条年代的衣着传统带回舞台,然而那一刻,因为异类占据主流,突然连这些「传统」的风格也能变了「异类」…
2012年的工装风潮,说穿了也是就是在TRAD.开始疲弱时,把这些本来「上不了场面」的事带到舞台上…
以上事例,我只想说明一件事:如果你是90后或00后,或许以上的东西对你来说都是很「理所当然」的单品。但有趣的是,对70后或我等80后来说,以上的种种其实我曾经非常震惊过,对那时的我来说他们真的是异类,是真的不应该出现在时尚舞台的东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异常」变成了「日常」,现在就算你穿JUNYA或是BEDWIN的工装出席婚礼?没有人会觉得你无礼,刚刚我一直「说穿了」,也是过了这么多年我才看穿,对自我曾经震惊的吐槽而已;然后,「和风」也即将走上这条路了。
和风的艰苦之路
以上的那些「异类」,虽然不相同但却有着共通点 - 来自西方的元素,哪怕他们本来不属于「时尚圈」,但对西方的世人来说,那些事都是理所当然的;哪怕本来是异类,很快很快一年不到,他们都变成了日常,然而「和风」?却一直都被强调着「和风」的身份:
早于2011年已经确立其「和风发想」的SASQUATCHfabrix.,到底是如何一直被UNDERDOG,只被亚洲的时尚先锋才去欣赏…大概你我都知道。
明明从2012已经创造了「道袍」- 把传统的甚平、浴衣、羽织化作了时尚,然而得不到理解,我还记得当时一推出我原价入手了这件NEW YORK CITY道袍,怎料最后到了季末三折还在卖;
至于visvim,也是在同年推出道袍,可是现在虽然是炒价奇高的爆款,然而2012和13年,随便跑进F.I.L齐号随便买;「和风」这回事,一直一直,撑到了今年….
YOHJI搞,3.1 PHILLIP LIM搞、LV也搞,甚至…
DOLCE& GABBANA也搞,到了这地步,我们知道「和风」终于步向日常,变成了「日常」的明显事例当然是…
JASON着用的时候,并没强调「和风」,而是理所当然的把道袍当作是一般外套与HOODIE着用;
当这件事已经不再那么「异常」,不会被特别强调是「和风」,不会被看作是「日料师傅」时,日本国民SELECT SHOP看到了转机,除了其「日本风BEAMS店」,更找了SASQUATCHfabrix.和VANS推出一整个完整的三方联名系列…
从2011到2016,整整六年,和风才得以转化为「日常」,而当和风已被世人接受,不再需要去「强调」和风身份的时候…始作俑的SASQUATCHfabrix.决定再进一步...
"Oriental" is a Counterculture
东方人是一种次文化
昨天,SASQUATCHfabrix.公布了最新的秋冬型录,以「"Oriental" is a Counterculture」如此挑战性的题目作季度中心,或许只看名字,你会以为他打算再次把和风和东方传统元素做出来,以东方文化为大卖点?不…并没那么简单…
在今季,SASQ充满恶意的进行了一个测试,就是直接以和风的单品「修正」并取代传统单品,例如把一般常见的军外套 + 战术背心的组合;先把道袍用上西式夹层外套的方式来制作,再变成了「夹层道袍」+ 战术背心的异样造型,更甚的是…
延伸刚才的概念,把一直他被外国媒体强调的「东方式轮廓和比例错视」,改成利用西方式传统服装来达成,以还击大家对他的印象…你以为他玩够了?不…然后:
他正面攻击,以同一套的内层造型去搭配东方外套和西方传统TRENCH COAT两种不同的形态…直接展示和风其实也能变成日常,最后的一步更是…
把西方日常变成了「和式」轮廓,以及…
把「和式」变成了西方的轮廓…不过问题来了,这样一来…
到底和式是应该强调和式,还是应该让和式变成日常?老实说,我也傻傻的搞不清楚了。然后有点自打咀巴我也得说一句,其实怎样也好,是强调和风?靠近西方?或是要把异常变为日常?没关系,因为对我来说:
整个系列中最保守,又不和风又不西方的一般休闲风才是我的最爱...
编辑 HAON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刻下载X分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