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ck Knock Knock on Dylan’s Door,今年的诺贝尔奖文学奖意外地敲响了鲍勃·迪伦的大门。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6年10月13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音乐家鲍勃·迪伦,表彰其“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诺奖这次不走寻常路的决定一出,引发各界热议。加之鲍勃·迪伦至今未对获奖做出回应,大家都对这个谜一样的男人充满好奇。抛开歌迷的身份客观地说,迪伦得奖虽是出乎意料,但也的确当之无愧。
从1961年发布首张专辑至今,鲍勃·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响已超过50年,带着反战、民权运动、亚文化、嬉皮士、行吟诗人、民谣摇滚教父等多项他自己不以为然的标签,其影响力渗透至包括文学在内的多种形式。就连多次“陪跑”诺奖的村上春树,都在作品中多次提及鲍勃·迪伦,将其归为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在法国看来,鲍勃·迪伦赋予音乐的、可以改变人类和世界的颠覆。——法国文化部长菲莉佩蒂
我觉得自己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个音乐家。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鲍勃·迪伦
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在神圣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荷尔德林
老炮配烈酒
正如荷尔德林所说,诗、音乐与酒素来密不可分。美国不少黑人说唱歌手都很喜爱干邑,他们很多歌曲中都曾出现过干邑的字样,似乎喝干邑已经成为了他们说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与酒,永恒的意趣。音乐是一门艺术,酒与音乐的搭配同样是一门艺术。而摇滚乐少不了酒精与尼古丁相伴。迪伦开创的“民谣摇滚”,借鉴了民谣音乐简单直接的旋律以及摇滚乐强烈的节拍,最适合以富有摇滚精神的干邑来搭配。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驰名的干邑白兰地品牌马爹利,他的故事,是由许多世代传承与个人牺牲的故事交织而成。尚·马爹利和他的继承者们,将自己对干邑艺术的独到理解,对卓越品质的孜孜以求,融汇无穷灵感与创造力,酝酿出以马爹利为名享誉全球的极品佳酿。尤其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经典干邑马爹利蓝带,它以其醇厚芬香的口感以及优雅精致的特质,被称为马爹利“皇冠上的明珠”。而这也正是鲍勃·迪伦给人的感觉,历经岁月沉淀,依然忠于自我、经久不衰。
有着三百年历史的马爹利和七十五岁的鲍勃·迪伦,两个“老灵魂”相遇,格外亲切。
那么,当我们在谈论鲍勃·迪伦时,打开一瓶马爹利干邑,让迪伦的嗓音、文字和酒精一起划过舌尖,回到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品读这位似干邑般醇厚的时代传奇。
时代之声
1961年,不满20岁的鲍勃·迪伦只身来到纽约,住进了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在这个当时“垮掉派”、民谣歌手、激进分子聚集的大本营里,迪伦听“垮掉派”诗人们朗诵诗歌,跟着他们一起吸毒、喝酒、学唱民歌。
1963年,出道仅两年的迪伦写出了《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 in the Wind),并且两次在全美最大规模的民谣音乐节上表演。当时,马丁·路德·金刚刚组织了“华盛顿大游行”,随后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在迷茫动荡的1963年,美国民权运动中的关键时期,彼得·保罗和玛丽合唱团唱红了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荡》,这首歌成为那个时代的主题曲,专辑《时代变了》(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升级为人们心目中的政治宣言。
像一块滚石
1965年,迪伦完成英国巡回演出之后,开始迷恋英伦摇滚的节奏,便转身拿起电吉他,从此走上“民谣摇滚(folk rock)”这种全新乐风。
同年,迪伦的专辑《重返61号公路》( Highway 61 Revisited)发行,大获好评,其中的《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标志着他正式迈入了摇滚创作阶段。虽然从原先的抗议民谣风格转型的举动激怒了歌迷,也受到了来自民权运动者的指责和批评。迪伦仍然不顾一切声音,我行我素,继续民谣摇滚乐的创作。
多年以后,这首歌被权威音乐杂志《滚石》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曲”第一名,而甲壳虫乐队、埃里克·克莱普顿等人也都称自己从迪伦的作品中受益匪浅。
行吟诗人
正是这首《Workingman's blues》,让我对他真正地充满了崇拜。我觉得他真的就是那个时代的行吟诗人。——许知远
鲍勃·迪伦的词作在高度的诗性和文学性之外,有着强烈的现实指涉和人文观照,结合流行音乐独有的惊人传播力,让文字超越传统文学,并用自己的表达抹平流行文化与正统文学的界限。
鲍勃·迪伦自画像
“在我看来,我写的任何一首歌都不会过时,”迪伦说。是的,鲍勃·迪伦“砂纸般”低沉沙哑的嗓音与传奇般的人生,如同一瓶长期储存在木桶内的陈年干邑,香醇丰厚,回味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