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搜狐时尚【100个有品位的人】栏目的第30期
12月初,在北京,一个中高端的时尚公寓开业了,月租8000元起。而这座公寓的名字——More(魔尔)是设计师陈明在卫生间想到的。
听到More这个词的时候,我好像明白了它对于一个公寓空间的含义,有点神来之笔。
“真是在卫生间,白天工作的时候如果我需要一个空间我就会去到洗手间,因为我们公司的洗手间是那种独立式的,我觉得小空间可能更容易激发出一些灵感来”,陈明前一天晚上去了酒吧,“我也不明白当时为什么要去上海那种说英文的酒吧,想再来一杯的话,就是One More”。第二天,他把想到的公寓名字发给了公司董事长,通过了。
【魔尔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它有更多的可能】
陈明希望魔尔是一个可以带给大家共鸣、分享的地方,“魔尔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正如More的寓意,它有更多的可能。
在加入魔尔之前,陈明十多年来,只在两家公司工作过,他说自己懒于改变,“每家公司都待个六七年”。
“我之前也做过几万平米的大设计,现在做几十平米的公寓设计,没有可比,但很有成就感,我用自己很小的一点力量,也在改变世界。我想我们的客人现在应该都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魔尔见证着他们的生活”,选择魔尔的人应该会都喜欢艺术、设计,追求自由自在。
从3月份接手,到12月初开业,陈明带着团队花了1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个项目。魔尔公寓的新闻发布会也独具More的艺术气质,陈明联手好朋友、《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杂志执行主编王韶辉策划了一场名为“以爱凝视”的影像艺术展,超模们在魔尔公寓这个充满爱的空间里享受生活。
魔尔公寓(北京)的原址是一个酒店,在保留原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做了设计,“我们把所有的墙拆了重新再建,但原来楼的天花板、梁都保留了,它们是这个楼原有的东西、原来的故事”。
陈明并没有使用太过豪华的材料,奢侈的用品,这里有最常见的乳胶漆、红砖,甚至有些天花板、梁柱都没有经过粉刷,“用生活中最简单的材质,通过设计,把建筑结构本身的一种美体现出来。我希望住客进来之后,能感受到我想传递的放松、自在的生活态度,而不是通过一些奢华的材料去体现一个空间的质感”。
【不要把钱花太多在装修房子上,去买画吧】
魔尔公寓的外墙上挂着好几辆永久牌自行车作为装饰,走进公寓吧台,有两辆自行车车身被设计成了吧台座椅,坐上面可以边骑自行车,边喝东西、聊天。在魔尔还可以看到很多链条元素,“链条就像一个纽带,魔尔也是一个链条,希望给住客一个载体,分享生活”。
房间里的窗帘、沙发、冰箱,配色,甚至小到一个抽屉把手都是陈明精心挑选过的,带点复古的怀旧,又有现代的时髦设计,每间房都挂着艺术画,都是陈明欣赏的年轻艺术家作品,“我很喜欢画,喜欢一些淡淡艺术的东西,我觉得画在家里是必不可少的”。
陈明的家里也挂了很多画,“不要把钱花太多在装修房子上,去买画吧,不用多,去买一些好的自己喜欢的东西,跟价格无关,喜欢就行,画可能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审美和艺术修养”。
陈明是湖南长沙人,1994年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工作,但那个时候在长沙做设计、做艺术很难,工作一年多陈明就辞职回到了北京。
在北京待业的时候,他还跨界参加了1995年的服装设计大赛,凭借一张“街头素描”的服装效果图意外入围。
“考大学的时候,因为这个学校好,这个专业以后可能比较容易找工作”,真正热爱设计,深受他第一份工作BDM建筑及室内设计事务所新加坡老板郑井泉的影响,“那个老板改变了我”。
郑先生是一个工作狂,“我那时候八点钟下班都有犯罪感,基本上每年生日我都在加班,身边朋友都说我也是工作狂,一问我就加班,但我自己觉得很享受。如果你自己的事业是你喜欢的,真的很轻松”。
【辞职留学英国,伦敦是一个真正做学术的地方】
2005年,他凭借北京玉泉山私人会所室内设计项目获得亚太室内设计大赛会所类设计奖;2006年,凭借北京神州数码大厦室内设计项目入围2006年度影响亚洲设计大奖;2007年设计的TBWA公司办公空间设计项目获得亚太区室内设计大赛办公室类设计银奖。但他却在自己事业高峰期的时候选择了辞职,前往英国留学。
2007年底,陈明辞职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雅思考试、准备,他在2009年进入了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空间设计专业深造,“伦敦是一个真正做学术的地方”。
去英国留学是陈明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但他说自己不爱改变,之前有出国机会也一直没有落实。两年的伦敦留学生活,陈明说,那是久违的放空,“那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已经断了和国内的一些关系,以一个学生的状态,去坐地铁、跟老师交流,和同学吃喝玩乐,那种感觉最真实”。
毕业后的他,还连续三年抽空回到伦敦,呆上一个月,“必须得怀念那个状态”。
刚从英国回来的那一年,陈明把朋友们都叫到三里屯的一家咖啡厅晒太阳,大家在那儿坐了一下午,“那是北京最好的季节,十月份的时候,阳光灿烂”。
【我是个宅男,我所有的衣服也都长得差不多】
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陈明已经把自己当作一个北京人了,“我只有回到北京才会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有个强迫症,在国内,我只有在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会有安全感”。
你可能想象陈明的日常生活也会天马行空,但他说自己是宅男。
陈明北京的家与魔尔公寓风格有点像,“家具风格也差不多,但我家没有红砖墙,比较现代,有很多复古的元素”。在三百多平的大房子里,他最喜欢呆在餐厅和自己的卧室,“我喜欢在卧室里看看书、电影”。
家里餐厅的窗户是没有窗帘的,“我不介意别人透过窗户看我,只要坐在餐厅那喝咖啡,我再看看窗外就很完美了,那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双子座的陈明,典型的追求简单,他在家的时候,更多的是点外卖,“虽然不做饭,但我很会做”。
陈明的生活简单得有点让人佩服,在吃上,他爱吃的菜可以十几年不换,让身边的老朋友感到无语,他还不吃牛羊肉,不吃很多海鲜,“我吃的东西特别简单,只要有豆制品和蔬菜,我就很开心了”,其他还能让他感到乐趣的美味应该就剩甜品、蛋糕了;他喜欢的衣服款式总是选中意品牌里最简单的那几款,喜欢的牛仔裤有二三十条一样的,“我所有的衣服也都长得差不多”;在家也不看电视,会用电脑追一些英剧、美剧,“英剧有时候可能没有美剧好看,但我喜欢的是它的英式口音”。
他一般周二、三、四在上海办公,周末、周一在北京。在北京的时候,偶尔会约朋友在三里屯那边看电影、喝咖啡,“说白了在北京我更爱待在家里。我最怕人多了,所以我是绝对不会去逛旅游景点的,在伦敦没去过Big Ben、The London Eye,在北京没去过长城,故宫都是大一的时候必须得去写生进去过”。
跟陈明设计魔尔公寓所追求的自在感一样,陈明喜欢家,喜欢在家里穿着睡衣就可以走来走去的自由。不开心的时候,在家睡一觉就好了,“我绝对不会跟家人说我不开心的事情,不开心我就回到自己家。不开心我一定是自己关着门,在家消化了”。
陈明有两个生活习惯,不做就醒不来, “早上起来必须洗澡,不洗真醒不来;咖啡也是不喝醒不来,最少两杯”。
在家,也会骑Ciclotte动感单车,做做有氧运动。有空了他还会开车去家附近的罗红摄影艺术馆逛逛。
去国外休假了,他喜欢逛艺术区、古董区,像当地人一样去溜达,“我第一次去纽约SOHO的时候,连续7天都在那里”。陈明说,一周两周时间不够自己放空,“三周以上才叫休假”。
【家是私人的,不要装修成“开了门都一样”】
陈明的家里有很多画都是他在国外旅行时候淘到的,“我有一些画就是几十美金,还带签名的,都是一些英国、美国艺术家的,特别好。我比较喜欢波普艺术的东西,我家里安迪·沃霍尔的比较多,然后也会收一些版画”。
作为建筑空间设计师,他说装修房子得有主人的气质,“你可以让设计师给你一些功能的建议、色彩的建议,但是一定以你的习惯为标准,它不像个公共场合,家绝对的私人的、个人的、独一无二的,一定要你自己的个性在里面,不要做出来像现在精装修,开了门都一样”。
不喜欢热闹的他,喜欢在喧嚣的城市里找一个最安静的地方呆着,有点万人如海一身藏的感觉,他把这种居住感也带进了魔尔的设计里,“你会发现魔尔的隔音效果特别好”。
后记:一个越追求简单生活的人,或许才越容易感到自在吧
陈明是一个简单的人,我想因为他喜欢简单生活,所以才比很多人更容易感到自在。
他不喜欢人多,喜欢宅在家;他的生活习惯也很简单,早上一定要洗澡,喝咖啡,不吃牛羊肉,很少吃海鲜,爱吃豆制品、蔬菜和甜点,偶尔骑自行车做做有氧运动;穿衣喜欢简单款,生活中还带点强迫症,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航班,他都喜欢提前三小时到机场……
日常生活中的追求简单安静的宅男陈明与设计工作中才华横溢的设计师陈明相比,好像有点截然不同,但对于陈明而言,这可能就是他的生活守恒。
不论是陈明设计的魔尔公寓,还是陈明自己的生活,都在传递一种难得的舒服方式——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