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巴克里希纳·多西:为生命而筑居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印度最大的港市孟买(Mumbai)东南140公里,是马拉塔文化的中心浦(Pune)。这座城市曾是古印度马拉塔王国都城。90年前,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出生在这个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古都。在几个世纪前,马拉塔王国就已然是一个宗教发达的区域。成长于这样的城市,传统文化和宗教使多西的建筑生涯显现出一种哲学和精神层面的特质。从孟买建筑学院(Jamsetjee Jeejeebho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Mumbai)毕业后,多西在巴黎与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一同工作了四年。1955年,多西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工作室,开始了独立建筑师的生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展览“栖居地庆典 真实·虚拟·想象——巴克里希纳·多西建筑回顾展”,以多西进入勒·柯布西耶工作室时期以来的三十多件建筑、规划和家具作品,再现了多西的职业历程。

  

  

  > 印度管理学院(班加罗尔)

  正如之前所提及的,多西的建筑作品拥有古老文明的积淀。而另外一方面,与勒·柯布西耶、路易·康(Louis Kahn)等西方建筑大师密切合作等经历,让多西时刻不忘现代建筑的基本法则。但无论是在东方的古老传统中,还是西方现代精神里,“人”总是一切的尺度。按照印度教的思想,万物如人一样,都拥有生命。现代主义设计和建筑思潮影响下,人占据了核心的位置。在其间找寻一种平衡,需要复归东方的智慧。

  在勒·柯布西耶位于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的建筑项目完成之后,多西离开老师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事务所,继续在艾哈迈达巴德开始了印度学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Indology)的建筑项目工作。这也是他建立工作室,独立开业以来的第一个公共建筑项目。工作室的名称“环境设计(Vastu-Shilpa)”在当地的语言中,意指印度民间的建筑知识体系,近似于中国的风水学。而印度学研究中心是古代印度耆那教(Jainism)古代文献和艺术品的收藏和研究机构。多西用西方的建筑材料和手法构建了一个拥有印度传统结构的建筑。这是他第一次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创作的作品。

  

  > 印度学研究中心

  巴克里希纳·多西与犹太裔美国建筑师路易·康,以及阿南特·拉杰(Anant Raje)的合作,则为人们带来了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达巴德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Management, Ahmedabad)这一建筑作品。学院方面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个能满足学院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不同需求的建筑。多西以空间中的动线划分了不同的区块,围合出一片片工人们休憩和交流的空间。并且,沿着走廊动线,多西安排了具有不同功能的房间。沿着走廊,多西还预留了适宜在将来进行扩建的空间。这样,建筑也可以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生长。

  

  > 艾哈迈达巴德建筑学院

  1972年,艾哈迈达巴德建筑学院在多西的努力下建立起来。他也担任着这所学院的首任院长。为自己创办的建筑学院进行建筑设计,是多西重要的经历。在他的设想中,学院将体现出氛围开放、学科交叉的特点。同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学院建筑采用开放布局。建筑主体的底层被架空,半敞开的底层与临近的绿地和活动场相连,能够让空气在通透的空间中对流,带走暑热。考虑当地条件,简洁美观而注重功能性的校舍建筑,也呼应了学院教学思路:艺术与应用科学将结合,兼顾现代建筑科学与区域文化传统。

  

  > 桑珈建筑工作室

  多西也为自己设计了工作室建筑:桑珈建筑师工作室。这座工作室建筑更加体现了他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捕捉当地文化特征的能力。筒拱成为工作室建筑的主要视觉元素,类似于当地神庙和佛教建筑中的拱形屋顶。整座建筑群的中间部分,是一个露天的庭院,包括一个台地。建筑主体一半埋入地下,用碎瓷片作为屋顶,这种做法能够隔绝酷暑时空气带来的大部分热量。拱顶还能收集雨水,引入庭院中的水池,这也是为建筑降温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筑本身,让自然中的万物,包括人类和谐相处,这也是工作室名称“桑珈”的真正含义:通过参与走到一起。

  在班加罗尔(Bangalore),多西设计了印度管理学院班加罗尔分校的建筑。几何的秩序和多元的结构,确定了建筑群落充满变化的基本空间形态。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块被多西用廊道连接起来,并且廊道巧妙地围合出一个户外活动场地。这与路易·康的印度管理学院的建筑思路和形态都有了十分重要而明显的不同。

  

  > 卡玛拉家宅

  在艾哈迈达巴德萨巴尔马蒂河(Sabarmati River)河岸,多西建造了以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Tagore)命名的泰戈尔纪念堂(Tagore Memorial Hall)。这是一座拥有七百五十个座位的剧场。大量使用自然通风和采光,摒弃矫饰和所谓高技术的纪念堂成为真正能够使人亲近的建筑。另外一处文化建筑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Amdavad ni Gufa),则表明了巴克里希纳·多西在建筑思想中的一种转变。这座陈列着该国著名艺术家侯赛因(M. F. Hussain)作品的画廊,使用了自由和有机的形态。随地势稍稍起伏的屋顶,像是当地印度教湿婆神龛的穹顶一样。屋顶上如同眼睛一样的窗孔,既能够让光线进入建筑空间内部,又不至于使建筑收纳过多室外的酷热。整座建筑虽然从形态上来看,与多西以往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细究其建筑的纲领,建筑依然与多西坚持的原则并行不悖,自然、人文是建筑的生命之源。多西在画廊设计完成之后表示,毗湿奴化身的龟神曾在梦中提示他,“只有把形式、空间和结构融为一体,才能创造有生命力的建筑;只有排除自我封闭,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协作,才能创造有深度的建筑”。

  

  > 艾哈迈迪巴德洞穴画廊

  在巴克里希纳·多西看来,建筑师不仅要精通建筑领域内的形式法则、材料科学和建筑结构,也应该对社会、经济、自然有所认知。在印度城市文明兴起的过程中,很多古老的城市都是自然“生长”起来的。人们生活的聚落中,室外空间不啻建筑内部空间的重要性。在北方邦阿冉亚低造价住宅(Aranya Low CostHousing)项目中,这种营造思路为七千户贫困阶层家庭提供了兼顾聚落整体性和不同人群个性的生活场域。阿冉亚低造价住宅项目区域内的布局源自印度传统的线形聚落形态,小型广场和室外活动空间沿线性空间铺展开来。当地传统的前廊后院的大进深住宅形式,能够在保证家庭独立生活空间的同时,让每个社会细胞参与到社群生活中来。

  对于同样拥有自己独特建筑文化的中国,巴克里希纳·多西对于现代建筑理念和本土建筑传统的融合,是一种重要的借鉴和启发。这位现年90岁的建筑师,让东方建筑的生命在我们的时代继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多西让我们明白,最重要的是,建筑与生命有关。

  

  

  艺术与设计

fashion.sohu.com true 艺术与设计 https://fashion.sohu.com/20170829/n508891377.shtml report 5834 印度最大的港市孟买(Mumbai)东南140公里,是马拉塔文化的中心浦(Pune)。这座城市曾是古印度马拉塔王国都城。90年前,建筑师巴克里希纳·
阅读(0) 举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牛尔

牛尔

台湾知名美容专家,美容教父,“牛尔娜露可NARUKO”品牌创始人。

kevin凯文老师

kevin凯文老师

台湾著名造型师,《美丽俏佳人》主讲老师,被业界称为亚洲美容天王!

Patrick李云涛

Patrick李云涛

国际著名造型专家,殿堂级整体形象顾问,意大利KOEFIA国际学院教授。

秦彬MUKO

秦彬MUKO

美肤疗养专家/芳疗专家-秦彬老师,《我最想要的美丽书》作者。

反派学院

反派学院

中央圣马丁学院独家视频栏目,和鬼才设计师学作魅力大反派。

时装传媒集团官方账号

时装传媒集团官方账号

时装传媒集团作为中国最具实力的综合出版传媒集团,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